今日房县报
新浪微博
网站地图
手机站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新闻中心
政务信息
社会经济
部门乡镇
图片视频
网上读报
视频新闻
房县文化
房县旅游
走进房县
企业之窗
房县电商
新闻
时政
县直
乡镇
社会
经济
深度
媒体
国内外
主页
>
房县文化
诗经文化
学术研究
>
返回首页
网友:品读《诗经》之美
目前,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人们对国学经典的关注日益高涨,不断涌现出一系列解读经典原著的佳作。其中,《风诗的情韵:李山讲诗经》是国学名师李山潜心研究20年的心血之作。书中以最浅白的语言、最有趣的角度娓娓道来,使…
诗经,读得是一种意境
古人总能触景生情,所到之处,思想起便是文章。在很多的文学作品里,比如柳,古人思及的是离别;酒,古人想来是狂放或者悲歌;鱼雁,古人想来是书信。先有诗境,再有诗经,这可能就是古语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由来吧。 …
古为今用“看”诗经
来源:十堰日报 【编者按】:《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位列“四书五经”之首,堪称中华文化之元典。诗经民歌至今仍在千里房县民间口口相传,历经数千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诗经民歌是诗经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房县着力…
民族瑰宝 千年传承 —《诗经》廉政文化调研报告
来源:新华法治 [提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以身作则,《诗经 大雅 烝民》是赞美周宣王使贤任能及宰相仲山甫才德出众的诗篇,其中写道:…
房县宝堂寺遗址调查勘探
房县宝堂寺遗址调查勘探 点击打开
论房陵文化的构成、价值及其圈层
房陵文化中比较独特的成分是诗经文化,它是房陵文化的血脉。诗经文化产生于西周,发育成熟期整整500年。它的成熟标志就是《诗经》的完成。《诗经》是华夏文明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字文学的源头和基石。西周是中国历史…
中华诗祖尹吉甫
早在西周、东汉时,房陵就有“忠孝名邦”之称了。忠指周朝太师尹吉甫,孝指天下第一孝子黄香。 尹吉甫,姓兮,名甲,字伯吉父,周宣王的大臣。湖北历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姬静继位…
尹氏大锅饭
尹吉甫官升太师,宣王封他大面积采邑地,成为大贵族。椐尹氏后裔尹维鹏讲:当年五代同堂没有分家,自家人,家奴,仆人等,一两千人生活在一起,吃着大锅饭。 这么大的家庭,用现代眼光看,似乎有点不可思意,必须回到历史现实…
尹吉甫舍粥救民
尹吉甫受封房陵,封地方园数百里,良田数万顷。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居住在这方土地上的农户,基本上衣食无忧,年年足数交租纳税。尹氏家占有自耕土地田肥地沃,又有充足的农奴为其耕种,年年收获甚丰,家中粮食成仓满囤,陈粮压新…
社会各界对房陵文化的评价
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主任、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傅广典,省民俗学会副会长、省吴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鄢维新,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袁正洪、副会长陈吉炎等专家、学者的特别关注。他们多次深入房县,广泛采访传承人,研究尹吉甫及…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23/共3页
最热资讯
房县创建省级联合知识产权
五台的黄精:振兴乡村致富
《山城房县年味浓》郭传兴
房县举办2025年春节文艺联
房县创建省级联合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实现
谢晓鸣杨丹华等县领导开展春节慰问活动
十堰人医突破高龄患者手术禁区 97岁老人
五台的黄精:振兴乡村致富农民
杨丹华在县安委会全体(扩大)会议上强调
全市首例!十堰人医成功开展第二代PFBN仿
十堰人医腹腔镜微创“显神威” 肝门部胆
谢晓鸣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