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看”诗经-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古为今用“看”诗经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8日

 来源:十堰日报

【编者按】:《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位列“四书五经”之首,堪称中华文化之元典。诗经民歌至今仍在千里房县民间口口相传,历经数千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诗经民歌是诗经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房县着力建设的“一县一品”文化品牌。传承好诗经文化经典,打造好诗经文化品牌,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房县文化旅游品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房县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报从今天起,推出《诗经文化为何能植根千里房县》系列报道,介绍房县挖掘、搜集、整理、传承诗经文化的全过程,敬请读者关注。


传承千年的诗经文化是房县民俗文化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自古好歌的房县山山村村,处处飞扬着嘹亮的歌声。房县人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生存智慧和古朴淳厚的民风民俗早已与诗经民歌融为一体。

仅是一首表达爱情的诗经名篇《关关雎鸠》,在经过改编、加工后,被房县民歌手们用十几种唱腔演绎得淋漓尽致:门古寺镇秦口村张绍祥唱《一家养女百家求》:“一进门来往里走,歌师傅拉住我的手,要我唱歌哪里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家养女百家求,一家求了百家休。”民歌师、门古寺镇村民邓发鼎唱:“关关雎鸠往前走,在河之洲求配偶;窈窕淑女洗衣服,君子好逑往拢绣,姐儿见了低下头。”九道乡的民歌手这样唱:“关关雎鸠 (哎)一双鞋(哟),在河之洲送(哦)起来(咿哟),窈窕淑女(哟)难为你(耶),君子好逑大不该,(我)年年难为姐(哟)做鞋(咿哟)”。

劳作时,房县的山民们唱《伐檀》:“东方发白兮,上山冈兮。坎坎伐檀兮,日暮而归。”

婚丧嫁娶,房县人更是少不了鼓乐作歌。人们表达嫁娶的喜悦:“桃之夭夭满枝杈,灼灼其华一枝花。之子于归来出嫁,宜其室家迎嫁娶,欢欢喜喜成了家。”

家里的长辈过世,房县人会请两名儿童念《诗经》名篇《蓼莪》寄托哀思:“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这些源自《诗经》的民歌,反映婚恋、劳作、礼尚往来、离别、伤逝等,内涵极其丰富,贯穿一个人生老病死的一生,反映千百年来房县人的生产生活、风土人情。它唱出普通老百姓的心声,仿佛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在房县县委、县政府大力倡导下,房县诗经民歌引领的房陵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每逢节庆期间,民俗庙会、秧歌花会、焰火晚会、文艺演出精彩纷呈。特别是一年一度、持续举办了17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民间文艺大游行活动已经成为房县群众文化活动的盛典。在全县城乡涌现了大批职业民歌手和民歌演唱团队,他们自发组织民间演出活动,长年活跃于城乡。以诗经文化为首的房陵文化受到中央、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全国各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湖北省独树一帜的文化名片。

诗经文化引领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这些诗经民歌中体现出来的和谐有礼、仁爱友善在今天的房县处处可见,蕴含了《诗经》浓郁人文精神的民风民俗代代弘扬。从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到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房县人沿袭《诗经》的和谐守礼、仁善淳朴之风,开展文明房县、和谐房县、幸福房县创建活动。在全县开展争创“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文明乡村”活动,持续推进“十大慈母”、“十大孝子” 、“十大道德模范” 、“十大美德少年”评选表彰。“道德讲堂”宣讲、农村“三创”、大文明大传播工程等文明活动遍地开花,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如今,以竹房城镇带片区为主打造成的“统筹城乡精神文明示范带”、“乡镇精神文明示范片”已初步形成。


被誉为民歌收集大王的门古寺镇综治办副主任张兴成说:“通过开展民歌比赛等文化活动,广大农民有了健康的娱乐,民风也有了变化,赌博的少了,矛盾冲突也少了,唱民歌还起到了调节人际关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作用。”

诗经文化集聚房县科学发展正能量。《诗经》之所以在中华文化史上光芒永放,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原因之一是它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诗风和人文精神。《诗经》中无论是对祭祀、颂祖的表达,还是对爱情、婚恋的表达,以及对农事、饮宴的表达,无不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展现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近年来,房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大项目”和“大交通”战略,累计争取项目478个、投资81.6亿元,促进了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持续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建立健全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事业。这一系列惠民举措,是房县县委、县政府“执政为民”理念的体现,也是《诗经》人文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再现。

正因为诗经文化具有古为今用的重要价值,两千多年来,《诗经》文化在房陵大地熠熠生辉。如今,沐浴着诗经文化的清风,“诗祖故里”房县正以豪迈跨越的激情,向和谐文明、科学发展的目标阔步迈进。

从2004年国家、省、市民间文化专家在房县发现诗经民歌的留存以来,通过近十年的挖掘、整理、发扬、传承,诗经文化已成为房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经文化穿越数千年的光阴,在房县人的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礼德风尚中闪烁着光芒。

诗经文化引领房陵文化的崛起。“早晨来时雾沉沉,只听锣鼓不见人;双手拨开云和雾,一层锣鼓一层人。”该县风光秀美的门古寺镇,以诗经文化为主题,连续七年举办“望佛山文化旅游节”。十里八乡的人们赶庙会的盛景宛如一幅热闹的风俗画,正所谓“故事篓子歌布袋,翻山越岭赶歌来。赛来比去兴不休,过把歌瘾乐开怀”。

千里房陵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房陵文化圈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诗经文化、流放文化、巴楚文化、秦楚文化、汉水文化、武当文化等文化元素在此交汇相融。这其中,诗经文化是房陵文化圈中最古老、最灿烂、最具特色的文化。如今的房县,年年开展以诗经文化为主题的群众性歌咏比赛活动,会唱诗经民歌的农民歌手多达5万人,全县评出民歌师、民乐师、故事大王400多人。在尹吉甫镇、九道乡等乡镇建立了数十个民歌堂,会唱诗经的民歌手遍布城乡。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