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代涛 报道:为切实服务好“三农”,促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以来,县工商局紧扣登记、监管、商标、合同、维权等职能狠下功夫,全力惠农、护农、富农、帮农、保农。
在政策“惠农”上下功夫。该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服务“三农”的“21条”措施,认真落实有关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方便农民就近登记,积极扶持农民申办个体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扶持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持照闯市场。完善个体户分类登记管理,积极为农村市场主体服好务。截至9月底,共新发展涉农市场主体956户,其中:私营企业43户、个体工商户81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5户、农村经纪人65人。
在红盾“护农”上下功夫。该局严把农资市场主体准入关,进一步完善农资经营者“经济户口”管理,督促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自律制度,实现对农资经营主体准入、交易、竞争和退出行为的全过程监管,同时结合春耕、秋播等时节,加大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虚假农资广告等违法行为,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农村市场环境。截至9月底,共抽检种子、化肥14个批次,查办农资违法案件65件。
在商标“富农”上下功夫。该局通过集中宣传、上门宣传等方式,深入到乡镇、村组、企业、农户家中加强宣传,提高涉农企业和农民重视和利用品牌的意识,并帮助企业申请注册商标。还引导涉农企业注册和使用商标,使“公司+农户+商标”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模式。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资料2500份,开展专项整治2次,查办案件29件,帮扶涉农企业新注册涉农商标3枚。
在合同“帮农”上下功夫。该局紧紧围绕全县烟叶、山羊、香菇、木耳、粮食等重点产业,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对农业订单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服务,依法确保农业订单的全面履行。同时严厉查处合同欺诈违法行为,积极调解涉农企业和农户的合同纠纷,确保和谐稳定。截至9月底,共推行烟叶、粮食、山羊等合同示范文本4600份,见证订单合同签约4264份,调处合同纠纷5起。
在维权“保农”上下功夫。该局大力推进“12315申诉举报网络”进商场、进市场、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五进”活动,扩大维权网络覆盖面,方便农民群众就近投诉。同时做到有诉必接、有假必打、有案必查、有查必果,切实维护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共新建维权站8个,全县基层维权站累计269个,聘请***联络员381名,共调处涉农消费投诉67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5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