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人民医院赵旭:ICU里的生命守护者,用温柔力量托举生命希望-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十堰市人民医院赵旭:ICU里的生命守护者,用温柔力量托举生命希望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2日

连手指也无法抬起,被紧急送入十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髓鞘广泛脱失”,脑脊液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确诊为“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入院当晚,患者因呼吸肌无力接受气管插管。

该病一旦累及呼吸肌,病情可在数小时内急转直下,必须抢在免疫风暴前进行干预。赵旭团队立即启动绿色通道:24小时内完成首次血浆置换,5天内置换新鲜冰冻血浆12500毫升,清除致病抗体;同时予以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冲击,中和残余免疫复合物;插管第3天即由康复科介入,开展“超早期”床旁康复,进行被动关节活动与神经肌肉电刺激,防止肌肉萎缩。

“那天早交班,我发现他左脚拇趾能轻微背屈了。”赵旭至今记得这个微小的进展。随后在第17天迎来“拐点”,王先生的肌力评分从入院时的0级逐步上升,第25天成功脱离呼吸机,第32天转至神经内科病房,第50天已能独立行走50米。

10月28日上午,王先生以颤抖却坚定的右手,向守护他50个日夜的医护团队敬了一个礼,并送上饱含谢意的锦旗。“等我完全康复,要把这段经历拍成科普纪录片,让更多格林-巴利患者知道,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就有希望。”

24小时“床旁守护”:80岁高龄患者的ECMO之战

“在ICU,医生必须是‘床旁医生’。”这是赵旭常说的话,也是她的工作准则。只有守在患者身边,才能在病情突变的瞬间抓住救治先机。

这份信念在80岁的李奶奶(化姓)的治疗中得到充分体现。因重症肺炎,李奶奶的双肺已呈“白肺”改变,氧合指数低至50mmHg。即便呼吸机参数调至最高,血氧仍持续下降。

“求求您,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救救我妈妈!”家属含泪恳求,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托付。

“上ECMO!”赵旭果断决策。为80岁高龄、血管条件极差的患者进行ECMO穿刺,风险极高。她带领团队沉着操作,仅用20分钟成功置管。当暗红色的血液经ECMO转为鲜红,血氧从60%回升至95%,所有人才稍松一口气。

但这只是漫长救治的开始。ECMO上机后的19天,是一场更为精细的“并发症阻击战”。抗凝剂量的微调、感染的防控、肺功能的康复……赵旭全程精准把控,团队每两小时抽血监测,将药量精确到0.1毫升;呼吸治疗师每日多次实施肺康复训练。第14天,ECMO成功撤除。不久后,李奶奶康复出院,甚至已能自主行走。

从东北到十堰,从青涩到成熟,赵旭将人生最宝贵的十四年奉献给了ICU这片无声的战场。她目睹过太多离别,也亲手创造了许多生命奇迹。

在十堰市人民医院ICU那扇厚重的大门之后,赵旭依然默默坚守。她以专业与仁爱,诠释着“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为每一个危在旦夕的生命点亮希望,引航重生。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