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湖北省发改委一直在房县派驻扶贫工作队,历任领导都非常
重视、支持 。湖北省发改委为何对房县扶贫大业情有独钟呢?
房县人大主任高明哲说,这是有历史传统的。
上个世纪 90 年代,时任湖北省副省长王生铁到房县参加鄂豫皖川四 省联席会议,当时,房县贫穷落后,交通很差,房县离武汉不到 500 公里, 没有火车,自驾车竟然需要 16 个小时,而且当天跑不到,要在随州或孝感 住上一晚 。如果是坐长途客车,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王生铁副省长对房县的贫困非常重视,想尽办法要改变房县的贫穷 落后面貌。
其后,王生铁副省长自己带被子,不打招呼,直接住进了农户家里,进 行调查研究,寻求破贫之策。
2019 年 4 月25 日下午,在化龙堰镇化龙堰村,我们采访了 61 岁的原
村党支部书记邢登禄。
邢登禄当了 27 年村党支部书记,直到 2015 年卸任 。邢登禄现在多病 缠身,身体不好,老伴照顾其饮食起居。
但是,邢登禄对王副省长住村的情况却记忆清楚。“他在那幢房子里也住过。”邢登禄指着门前一幢被扒楼房的房址。 那时候,那幢小楼是靠近路边的一幢三层小楼,邢登禄刚盖好不久 。 后 来,这幢楼被他扒了,在旁边建了新楼。
邢登禄说,1997、1998、1999 三年,王副省长每年都来房县三次,每次 住六七天,吃住都在农民家,都是家常便饭,每顿饭都交伙食费 。 他是真 正深入最基层,走访农家,实地勘查,了解情况。
听说王生铁副省长住过门古寺镇会子营村,我们便赶往那里采访。
汽车在崇山峻岭中穿行,两边山高林密,云雾缭绕,风景秀丽 。 这里 流传着薛刚反唐的故事。
彭金贤 63 岁,家有 4 亩 8 分地,他现在跟大儿子一家住,加上老伴,现 有 5 口人 。 当年,王副省长住过的房子还在他家的院子里,只不过那三间 房子被他卖了,卖了两万块钱。
彭金贤搬来几把小椅子,我们就坐在凉爽的院子里,听他聊故事。
2000 年春,扶贫工作队驻扎在村里,王副省长一个人住在他家 。 其 后,王副省长每年都来两三趟,一共来了 6 年 。 彭金贤记得很清楚,王副 省长一顿饭交给他 5 元钱,与房东同吃家常便饭 。 彭金贤要单独给他做 饭,被他拒绝了。
彭金贤说,那时候穷,村里多是山坡地,一年到头全家的粮食不够吃,住的房子都是土墙房 。 王副省长住的房子是他家 1996 年盖的。
王副省长为何选中了他家? 彭金贤说,那时村里正在号召发展山羊 养殖,他家也在养,而且养得多,少时 60 多只,多时近 300 只 。那时候羊肉 一斤才卖五六块钱。
王副省长与他一起上山放了半天羊,向他学习咋放羊,羊病了咋防
疫,收入咋样? 对于增收情况,与他一起算收入的细账。
彭金贤说,王副省长退休后,还来过几次,每次都专门给他家带水果。
彭金贤和老伴想送点新鲜鸭蛋和蔬菜给他,他不要,什么都不要。
如今,彭金贤早就不放羊了,因为羊多了会破坏生态 。他已经慢慢富 裕起来,现在住的是两层小楼,上下都是三间。
我们聊话时,他的老伴坐在廊檐下剥几根莴苣和一把大葱 。 我好奇, 他们在这大山沟里,做饭烧的是什么? 彭金贤说,木柴、液化气、电都烧。 现在液化气 115 元一罐,一个电话就会有人送上门。
告辞时,正碰上他儿子和媳妇领着孙女开着轿车从外面回来 。 这安 静的小山沟,顿时响起了欢声笑语。
山山皆景,总是让人看不够。
59 岁的会子营村村主任关志成介绍说,村子小,只有 65 户 260 多人。 王副省长开始住在彭金贤家,后来住在村党支部书记王秀珍家里,再然后 住在村民周兴英家,陆续来村里住,大约有十年。
这里是王副省长的扶贫点,当时县里正在大力发展养山羊 。 王副省 长从农委带了专家来,研究山羊吃哪些植物 。第一批,为村里买来了南疆 黄羊 。第二批,为村里买来了努比羊 。第三批,买来的是波尔亚羊 。关志成说,他那时也养羊 20 多只。
那时候,村民住的都是土房,条件很差,有人不让王副省长来,王副省
长说:越穷越要扶持。最高峰时期,村里养山羊 3 千多只,栽植核桃 1 千亩。
会子营村村部离镇政府 15 公里,离县城 35 公里,王副省长还想办法 修通了这条柏油路 。有了路,就有了增收的基础 。村民通过这条致富路, 慢慢发展起来,几年过去,家家都盖起了小楼。
如今,那片核桃林还在,但因为是外地品种,挂果率并不高 。 这大山 里除了风景好,物产却贫瘠,如今封山育林,资源更少了 。 村里只有粮田 280 亩 。许多年轻人缺少致富的路子,便都去外地打工了。
王副省长对房县的关注,对房县扶贫的重视和支持,引起了社会各方 面的重视,也认识到了房县贫穷的现状和根本原因 。 湖北省发改委年年 派驻房县扶贫工作队,就是看到了房县的贫穷现状和房县人民改变面貌 的那种渴望。
王生铁后来担任了湖北省省委副书记政协主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 提案委员会副主任。
在改变房县贫困面貌的路途上,湖北省发改委可谓是秉持了王生铁 副省长的意愿和精神,27 年不离不弃,一茬接一茬派驻扶贫工作队,从没 有间断过,这为房县的脱贫与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