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和汗水,砌起了心中高高的红塔-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心血和汗水,砌起了心中高高的红塔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6日

1994 年 3 月,湖北省发改委第一支扶贫工作队进驻房县红塔镇七里 河村,按照“驻村抓乡带县”的对口扶贫总体要求,正式启动驻房县对口帮 扶工作。

27 年过去,省发改委共派驻房县扶贫工作队 13 批次 49 人,先后深入 红塔镇七里河村、朱湾村、古桥村,白鹤镇石堰河村、伏溪村,军店镇月明村、向家湾村、中村村等村开展驻点帮扶工作。

工作队的同志把房县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关注民生,济危扶困,创 造了一个个辉煌的业绩,写下了一篇篇动人的故事。

一组数字可以佐证:27 年来,省发改委驻房县扶贫工作队,先后协调 投入资金 17.67 亿元,实施重点项目 479 个,修建公路 1700 多公里、便民桥 15 座,兴修饮水工程 165 处,整修加固水利工程 1670 处,保护农田 17.3 万 亩,为驻点村捐款捐物价值 200 多万元,帮助房县 283 名贫困学生顺利完 成九年义务教育……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房县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贫穷落后,全县贫困村 近 20 万群众过着“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肩挑背驮度年月,羊肠小道 穿门过”的生活。

65 岁的红塔镇塘溪村老支书张永定,对那段艰苦岁月记忆犹新:那 时候,村头横着一条大河,没有桥,附近 5 个村近 5000 人要想进一趟县城, 哪怕是天寒地冻,也得赤脚趟过那条 40 多米宽的河,或者绕道数十里。

行路难,运输难,发展难,群众一度只能望水兴叹。

省发改委帮扶工作队一进驻红塔镇,就马不停蹄地走访群众、调查民 情 。很快,工作队了解到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修一座桥 。  工作队通过 多方协调,四处奔走,在短短几个月内,筹措资金 110 万元,很快动工修建 红塔镇塘溪大桥 。期间,省发改委领导多次深入工地检查指导,工作队奋 战在工地一线,与村民同吃同住 。  9 个月后,这座长 166 米、宽 9.9 米的三 拱四跨钢筋混凝土大桥顺利修建完工。

通车那天,省发改委主要领导来到红塔镇,为塘溪大桥剪彩 。塘溪村 村民自发赶来,敲锣打鼓庆祝大桥完工,那真是比过年还要高兴 。这座大桥,至今仍是两岸群众通行的“方便桥”。

打开房县交通地图可以看到,几乎所有交通要道都留下了省发改委 帮扶工作队的足迹。

姚坪乡是房县边远乡镇之一,交通条件恶劣,为了解决窑淮镇通往姚 坪乡公路的建设难题,省发改委帮扶工作队协调资金 1500 万元,只用半 年时间,就修通了一条长达 17 公里的通乡路。

省发改委工作队先后支持十堰至房县公路房县段的水毁重建、“六两 路“改造、柳树垭隧道等 22 个交通项目建设,通车里程达 3000 多公里,形 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公路网络,解决了 20 多万群众行路难问题,全县 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在驻村帮扶中,工作队一直将老百姓直接受益、盼望解决的基础设施 建设当成头等大事 。说起这事,原红塔镇古桥村村委会主任邵自银满怀 感激:“我们今天走的路,喝的水,孩子们读的学校,都是工作队帮扶修建 的、接通的 。  工作队还做了一件大好事,就是帮我们修了水库和水渠,直到今天大家还对他们念念不忘。”

那时候,几亩薄田是古桥村村民的命根子 。  由于财力有限,水利渠道 年久失修,蓄水困难,农田的灌溉成了一个大难题 。  每到收获季节,古桥 村村民都得提前大半个月蓄水,甚至组织壮小伙去上游“守水赶水”。十几年中,为跟邻村争水抢水,发生了多次打架斗殴事件,村里每年花费上 万元为赶水人付工钱。

2005 年,新一届省发改委帮扶工作队下决心解决古桥村的这一难 题 。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座可容水 15 万立方米的白峪沟水库建设完工,长达 10 公里的水泥灌溉渠修建一新,古桥、况营、谢湾等 6 个村上万亩 农田的灌溉问题得到了解决。

邵自银说,有了水,帮扶工作队支持村里大力发展桃园 。村里的坡地 1000 亩,有 800 亩种了桃子,1100 户人家种桃子 。  种桃大户有十多亩的, 少的也有几分地 。一亩桃每年能挣 2500 多元。

桃树在山坡上,运桃子下山成了难题,扶贫工作队就修了一条通往山 上的桃园产业路,3 公里,通汽车,解决了村民肩挑背驮的运输问题。

桃园本身也是一景,每年春天,桃花漫山遍野,前来观景的人山人海, 也带动了旅游经济。

胡光城是当年村里的种桃大户 。他们老俩口和儿子一家住着一幢三 层楼,一层就有 140 多平方米,花了 30 多万元。

胡光城说,他家现在还有 5 亩多桃园,一亩能栽 50 棵桃树 。他修剪得 好,树型好,个个像风景树似的 。这是胡光城最为得意的地方 。胡光城早 就开始种桃了,大面积发展桃园是在省发改委帮扶工作队来了之后 。  他 在 2 亩的基础上发展了起来。

胡光城有一套自己的种桃“经”。他说,这里是城郊,有人曾将水田也 栽了桃树,但是水田产的桃子不好吃,不甜,口感不好,于是,人们把水田 当了菜地,改在山坡上种 。去年,深圳的一个老板来他家买桃子,先尝味, 口感好,一元多一斤,他卖了一万多元 。  为了保持桃子新鲜,有时傍晚开 始摘桃,挑灯夜战,第二天清早就直接拉走。

除了种桃,胡光城还种菜,菜也是批发给别人,一年毛收入三万多元, 每年卖菜至少能攒 2 万元 。  家里还种一亩稻,亩产 1200 斤,够一家人一年的口粮 。  喂了一头猪,留着过年吃。

胡光城说,在农村,只要人勤快,日子就能过好。

古桥村种桃坚持了 40 年,从分产到户就开始了 。胡光城种桃子的经 验都是自己的实践,探索出来的,他说理论与实际有差别。

另一个种桃大户胡群,是一个有趣的乡村能人。

我们到他家的时候,他正在盖三层楼,已经起了框架 。  我们就在那框 架下聊了起来,搅拌机的轰响似乎也听不到了,只是灰尘大。

胡群种桃子最多的时候是 40 亩,现在还有 20 亩 。  他忙不过来,就请 别人来帮忙干,宁愿自己少收入一些 。  他在桃园里搞套种,种了 10 多亩 中药白芨,还种了西瓜,实行多种经营 。他说,农业的风险大。

除了种植,他还做黄酒 。  2020 年,他做了三四千斤黄酒 。  黄酒做好后,酒渣再用来蒸馏做白酒 。这是纯粹的粮食酒。

问他一年能挣多少?  这个当年的贫困户吞吞吐吐,就是不肯说 。  后 来表示说是有十万元左右 。他有两个女孩,大的初中毕业在家,二女儿读 高中。

聊得多了,胡群开始倒他的苦经 。  他说桃园的地,需要旋耕机挖,一 年翻土一两次,以改善土壤的结构,改善桃树根的吸氧体系,这样,桃子生 长健壮,长得也大,口感也好。

2012 年,他开旋耕机去翻地,不小心把自己的左脚从脚踝处弄断了, 只有几根筋连着 。  他被送到房县医院,医院立刻从十堰市太和医院请了 专家来治 。他咬着牙,满头大汗地捏着那只断脚,一直等到医生赶来 。手 术没超过 3 个小时,花了三四万元,终于接好了 。毕竟是受过伤,现在,他 的左腿承重还是不行,家里的重活都得请别人帮忙做。

脚伤了,脑子没有伤 。  胡群是个肯动脑子的人,凡事有着自己思考 。他说,扶贫就要从基础做起,产业做起来了,自然就会脱贫,若不然, 给钱再多花完了就没有了 。他说,在农业上想挣钱不容易,有很多的变动 因素,一是市场,二是自然条件,种子、农药、化肥投资进去,若是遇到天灾 人祸,对农民来说,都是灾难,所以,农业最难做 。所以,种地的人要积累 一定的经验,尽力避免自然灾害。

这是胡群在失败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可以说是血泪的教训 。  2002 年,胡群种黄姜 140 多亩,按上一年的市场价,应该有 80 万元的收入,但 是,那一年的形势变了,请人来挖黄姜,每斤就需要 0.31 元,而黄姜的市场 价才卖到 9 分钱至 0. 15 元,就这样,他贷款投进去的 20 多万元打了水漂。

痛苦中,他只得放弃,谁要谁来挖,不要钱,总比烂在地里强 。  附近的人都去挖了卖 。  他介绍说,一年生黄姜每亩能产 2000 斤,两年生黄姜亩 产三四千斤,那年种黄姜的人太多了,造成黄姜的积压。

胡群说起这些,情不自禁抹起了眼泪。

找到脱贫的支点,就能拔掉穷根 。这个支点就是产业扶贫。

1994 年,房县被确定为全省百万只优质山羊养殖基地,省发改委驻 房县工作队及时安排以工代赈资金予以全力支持。

养羊最多的时候,房县的山羊饲养量达到 70 多万只,山羊养殖成为 农民重要的增收来源 。  同时,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扶持房县兴建了七里 河高效经济林,古桥、朱湾村的鲜果基地,杨岔山用材林、白鹤镇大鲵养殖 基地等多个项目,为房县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

2011 年 4 月6 日,省发改委主要领导带领驻村工作队走村串户,寻找 百姓的致富门路 。通过考察了解到,军店镇是个典型的山区镇,人均耕地 不足 1亩,且只能种一季作物,农业生产困难重重 。农民一年忙到头,年 收入只有四五千元 。  由于地少,大多数青壮年劳力只好选择外出打工,村 里只剩下留守的老弱病残人员,产业发展非常艰难。

通过调研,驻村工作队为当地经济发展支招:山区山区,优势在山,该 镇漫山遍野的核桃树、花菇就是优势 。而现实情况是,军店镇从 2007 年 就开始建核桃种植基地了,只是因为投入不足、基地分散,核桃产业发展 比较困难。

“我们来想办法。”实地调研的省发改委主要领导迅速研究军店镇建设核桃示范园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帮助解决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 难题 。很快,该镇建起了面积 3500 亩的核桃示范园。

在“三万”活动中,省发改委帮扶工作队结合军店镇月明村等驻点村 产业基础和特色,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实施农民就业增收工程,壮大板块 基地,重点扶持核桃、特色苗木、中药材等产业发展。

那个时期,白鹤镇伏溪村尚没有特色产业,工作队便采取以奖代补的 办法,鼓励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帮助该村发展茶叶种植、山羊养殖等特色 产业,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靠山吃山,省发改委帮扶工作队为房县的产业发展找准了方向。

红塔镇朱湾村的安置小区,是房县建设最早、设施最齐全的安置小 区,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十房”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1999 年,省发改委驻村帮扶队在走访中,了解到朱湾村有 24 户村民 130 多人散住在半山腰上 。村子距离主干道 10 多公里,没有路,运输完全 靠肩挑背驮,村民生活很困难 。  为给村民建安置小区,省发改委驻村工作 队一个月内在武汉与房县之间往返十来趟,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帮扶。

很快,建成了 24 套住房,每套两层楼 200 多平方米,水电设施齐全。 那 24 户村民从四面漏风的土坯房搬进漂亮气派的安置小区,都“像是做梦一样”。

从山上搬下来后,村民熊青兴、邓银贵凭借 209 国道便利的交通,开 起了商店,跑起了运输,还在县城买了房 。几年中,村里所有的搬迁户都 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2006 年,省发改委新一届驻房县工作队进驻白鹤镇石堰河村 。 一 天,工作队来到石堰河村小学调研 。  当时,天正下小雨,孩子们只能站在 雨地里吃饭 。  队员们见此情景很非常难过。

石堰河村党支部书记陈永超说,那时,学校多年来没有学生食堂,教 学楼早被划成了危房,但白鹤镇财政资金有限,学校的教学条件一直得不 到改善 。工作队当即表态:再苦不能苦孩子 。经过多方筹措,省发改委投 入资金 50 多万元,为学校新建了一栋教学楼和学生食堂及宿舍楼。

2012 年 1 月 13 日至 15 日,省发改委驻房县“三万”工作组全体队员冒 着风雪,在军店镇 4个驻点村走访慰问农户 300 户,向 124 户老党员、老寿 星、五保户和困难群众发放慰问金 4.64 万元。

2012 年 3 月4 日,省发改委机关女干部开展“巾帼大走访”活动,向军 店镇月明村小学捐赠了价值一万多元的电脑、电子琴、足球等物品,向该 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捐赠了 1800 元慰问金。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  省发改委驻房县工作队关注着白鹤 镇伏溪小学的建设和发展,先后投入 305 万元兴建伏溪小学,把伏溪小学 建成了九年一贯制学校。

在省发改委多年如一日的倾情帮扶下,房县上马了一批广受好评的 民生工程 。  实施了谭家湾水库、退耕还林、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小流 域综合治理等项目 163 个,解决了全县 14.64 万亩农田灌溉用水、10.3 万 人饮水难题,全县农村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近万人通过易地搬迁,生 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  同时,省发改委扶持社会发展项目资金 1.44 亿元, 实施了校舍安全工程、房县人民医院外科大楼、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社会发展项目 93 个,房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扶贫硕果满枝头 。目前,房县生产总值达到 102 亿元,是 1993 年的 22 倍;财政收入达到 10.7 亿元,是 1993 年的 41 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达到 11072 元,是 1993 年的 24 倍 。  省发改委扶贫工作队所驻的红塔镇七 河、朱湾、古桥等村,白鹤镇石堰河、伏溪等村,军店镇月明、向家湾等村, 农民人均纯收入位居全县前列。

26 年的至诚帮扶,谱写了一曲惠泽民生、倾情奉献的大爱之歌 。 26 年播洒爱心,绘就了一幅两地情深、共谋发展的致富蓝图。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