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顺虎,男,现年11岁,住沙河乡火光村2组,就读沙河乡明德小学六年级。从他出生起,未见过奶奶的模样;在他刚满两岁时,爷爷因脑溢血中风,治疗无效死亡;母亲因为无法忍受家徒四壁的艰苦生活条件,选择了抛夫弃子,独自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父亲因为无法忍受这多重的打击,导致精神严重分裂,从此住进了房县精神病医院——2岁的孩子罗顺虎成为了无事实抚养人的“孤儿”。
刘志云,现年41岁,住火光村1组,任房县沙河乡火光村“两委”委员,信息员,是三个男孩的妈妈,其中一个男孩就是罗顺虎。
图为刘志云接罗顺虎放学回家
她是如何成为罗顺虎妈妈的呢?
这要从9年前说起。作为同一个村民小组的邻居,刘志云也算是对罗顺虎家知根知底。罗顺虎的爸爸罗成当年因为家庭贫困,家乡的很多女孩想的中他的善良朴实,却无法接受一无所有的生活条件。罗成在外务工期间,有一个安徽女孩接受了罗成的追求,与他组成了家庭,生下了罗顺虎。爱情最终败给了柴米油盐。当年罗顺虎家庭遭遇那样的变故之后,刘志云看着年幼的罗顺虎,看着怀抱中自己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儿子,刘志云心理难过极了,她决定尽己之力照顾罗顺虎,让幼小的罗顺虎健康长大。却不想一晃时间就过去了9年,罗顺虎已经成为了她时刻牵挂在心的儿子。
她是如何做罗顺虎妈妈的呢?
一是生活上用真情照顾,做和蔼长辈。衣——天气变化,季节更替,刘志云提醒罗顺虎增衣减裤。平时除了把自己儿子的衣服给罗顺虎换着穿,遇到换季和节日,还会给罗顺虎添置新衣。注重罗顺虎衣裤整洁问题,总是把罗顺虎收拾的干干净净、打扮的整整齐齐再出门。食——平时罗顺虎在学校住校,放假时间把孩子接回家后,想办法变着花样给孩子做好吃的,改善孩子伙食,吃饭时,不停给孩子碗里夹菜,让孩子吃好吃饱。住——让罗顺虎跟大儿子住一起,交流学习,增加感情,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晚上督促孩子按时睡觉,让孩子养精蓄锐。行——每个周末尽量做到亲自去接孩子放学,如果因为工作忙,走不开,委托自己信任的靠谱的人去接孩子。孩子到校的时候,亲自去送孩子,并主动跟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心理动态。平时出行,总是苦口婆心叮嘱孩子,注意穿越马路的安全和避让路上的车辆行人。
图为刘志云辅导罗顺虎作业
二是心理上用真诚感化,做知心朋友。由于家庭条件和家庭变故的影响,罗顺虎有些胆怯、孤僻,甚至自卑。刘志云通过各种方式树立孩子信心,增强孩子自信。一方面平时把孩子收拾干净、穿戴整齐,提醒孩子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另一方面,平时注重孩子胆量的练习,经常向孩子提问,鼓励孩子回答问题不紧张,吐字清楚、声音洪亮。还有就是经常跟孩子聊天、谈心,鼓励孩子、赞美孩子。
三是学习上用真心辅导,做良师益友。在村上工作,平时大部分时间都比较忙。为了能更好的辅导孩子,与孩子的学习同步,刘志云主动挤时间学习孩子的课程,甚至不懂的问老师、找百度、搜抖音。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总是喜欢问妈妈,妈妈也总是能答疑解惑,并举一反三。好在孩子自己也知道努力,学习成绩还算不错。刘志云还说:“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自己总是有一种知识恐慌、能力恐慌,现在他们上小学,自己学习之后,勉强还能教他们,等他们再大些,上初中恐怕自己就教不了了。”
刘志云就是这样,将罗顺虎视如己出,用平时点点滴滴的爱,聚沙成塔,为罗顺虎撑起一片爱的天空。用真情、真诚、真心温暖着这个可爱的小天使。
她这个妈妈做的如何呢?
在采访中,罗顺小朋友大声的告诉记者:“我有妈妈,她叫刘志云,她很爱我,我更爱她!”罗顺虎小朋友露出了两只可爱的小虎牙。刘志云也这样告诉记者:“我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叫罗顺虎,不论从前,还是以后,他有什么事情,我都会义无反顾冲上去,我是这样想的,也会这样做的。因为我爱他,因为他把我喊妈妈!”刘志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媳妇对罗顺虎有时候比对我们另外两个儿子还要好,但是我很支持她,我也跟她一样喜欢罗顺虎,我又多了一个儿子蛮。”刘志云老公露出了腼腆的笑容。“罗顺虎那个娃子,可多亏了刘志云,人家平时对他,真的比有些亲妈对娃子还要好,我们都有目共睹!”村民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