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建和他的房陵烙画
房陵烙画始于清代晚期。一个寒冷的冬天,擅长绘画的许家一位前辈在烤火时,无意中见烧红的火钳在火盆上留下一串串不规则的烙痕,引发了他的艺术灵感。从那时开始,他把画画的一些手法运用到烙画上,形成了具有房县地方特色的烙画艺术。
迄今为止,房陵烙画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今年47岁的许光建,是房陵烙画第三代传承人。
许光建烙画选择的材料很丰富。用电烙铁在富有纹路的木材上,在象征古代文明的丝绢上,在竹材上,在宣纸上……他都能得心应手地烙画,并且能在不同的材质上营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如在竹木上烙画,画面层次细腻,线条抑扬顿挫,变化莫测,生动活泼;丝绢上烙画,画面清丽雅致,有贵族风韵。许光建告诉记者,烙画工艺的技巧可以用8个字概括:轻重缓急、深浅浓淡。 “轻点成线,重点成面,下笔的力度要根据画面的内容来把握。这就要求艺人创作时一定要心手合一。”他创作的 《会仙图》、 《百虎图》、 《三峡风光》、 《春萤图》等作品,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奖。
为传承这项艺术,许光建在工作室门口挂上了 “现场烙画”的招牌,根据顾客对烙画材料和图案的要求,他现场即兴创作,这样既有观赏性,也能保证作品的真实性。同时,收了几个学生,让这门技艺有了传人。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房陵烙画的传承和发展。目前,我县已经将房陵烙画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