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陈靓 郭忆 报道: 7月25日,湖北省劳动就业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熊娅玲一行到房县调研就业扶贫工作。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芦汉国,市就业局局长王开德,县委副书记、县长纪道清,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刚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前往我县东城工业园,深入湖北雄耀体育有限公司和湖北凯龙机电有限公司考察,和企业负责人、职工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和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人员收入情况。熊娅玲鼓励企业今后更多地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鼓励贫困群众通过劳动就业实现脱贫,要求市县人社部门继续加大对企业和劳动者的就业服务。
调研组一行随后又深入房县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房县人才创新创业超市和军店镇、化龙堰镇、窑淮镇扶贫车间,详细了解扶贫车间创建思路、创建模式。熊娅玲高度肯定了房县就业扶贫工作,并表示“房县就业扶贫工作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部门联动推动有力,人社部门主动作为,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实现了精准服务”。
据了解,房县积极探索就业扶贫新模式,引导返乡企业把“扶贫车间”办到乡镇、村组,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实现贫困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房县扶贫车间做到六个坚持,坚持以市场导向兴办扶贫车间;坚持以政策支持做强扶贫车间,成立有扶贫车间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房县创办扶贫车间的实施意见》,在厂房建设、设备投入、金融扶持、技术培训等方面均给予了相应政策支持;坚持以龙头企业带动壮大扶贫车间;坚持以多种经营模式拓展扶贫车间;坚持以安置小区作为重点建设扶贫车间,保障搬迁户获得稳定工资收益;坚持以返乡创业引领扶贫车间建设。同时,扶贫车间建设因地制宜,因企施策,确定了两种模式。一个是厂房式“扶贫车间”,即充分利用乡镇、村集体的老厂房、学校旧址等闲置土地、房屋,积极组织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乡镇、村组创办分厂或加工车间,引导周边村贫困人口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来料加工制造等业务,全县规划建设27个,已建成投产25个。二是合作社式“扶贫车间”。全县已有210家规模合作社,采取“薪金+股金+租金”模式,链接贫困户5998户。在下午的座谈会上,调研组听取了房县就业扶贫工作汇报。房县就业扶贫工作通过建立农村贫困劳动力信息“一库三台账六清单”,深入实施就业扶贫创业帮扶、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等“七大工程”,细化转移就业拓展、自主创业扶持、职业培训赋能、公共服务优化就业扶贫措施,培养劳务带头人、致富带头人,让“双带”成为就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引领贫困劳动力由贫困走向小康;贫困劳动力通过特色产业、企业吸纳等“十个一批”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下一步,房县人社局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做好就业扶贫工作。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力度,不断激发贫困劳动力就业脱贫的内生动力;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整合和利用培训资源,提高劳动者技能,让技能技术成为贫困劳动力致富脱贫的帮手;三是加强扶贫车间的全域发展、科学发展、持续发展、规范发展;四是进一步落实就业帮扶政策,通过落实就业培训、创业贷款、吸纳就业补贴、创业补贴等各类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促进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