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刘林 报道: 7月24日,省农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桂华来房县调研食用菌优势区创建及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十堰市农业局局长涂扬晟,十堰市农业局党组副书记李新,县委副书记、县长纪道清,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肖大有参加调研活动。
张桂华一行先后深入房县天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袋料黑木耳扶贫基地、土城黄酒民俗村、回龙食用菌园区、房县信息进村入户运营中心,实地察看食用菌优势区创建及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开展情况,强调指出,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和举措。
2017年,我县被确定为食用菌优势区创建县以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强化措施,主动作为,高标准组织开展创建工作。一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2017年全县发展段木食用菌10万架、代料3600万袋,食用菌总产量达1.4万吨,实现产值6亿元,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建成400万袋以上食用菌重点乡镇5个,20万袋以上的食用菌专业村50个, 50-100万袋园区达10个,商品菌包年生产能力达800万袋,带动贫困户720户1582人脱贫。二是技术应用渐趋成熟。“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通过农业部认定。黑木耳深孔、密植、喷灌栽培技术实现当年点菌当年采摘。仿生态袋料香菇在推广“春栽”、“秋栽”的基础上,发展了“夏菇”生产,生物转化率达85%以上。三是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县食用菌加工龙头企业达到7家,专业合作组织达到48个,其中市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示范社1家。四是品牌创建成效明显。“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房县小花菇”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入列欧盟地理标志互认证,品牌价值分别为6.06亿元、5.93亿元。五是信息进村入户推进有力。已建成县级信息进村入户12316运营中心1个,标准型益农信息社5个,专业型益农信息社10个,简易型益农信息社20个。
张桂华对我县食用菌优势区创建及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希望房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坚持“管好资源扩规模,片区开发抓重点,办好园区促推广,优化菌种打基础,加工转化增效益,用活品牌闯市场,政策支撑做保障”的思路,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要以信息进村入户为支撑,以食用菌优势区创建为抓手,以产业扶贫为基础,认真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工作,实现农民增收、产业致富、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