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产业成功转型-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十堰产业成功转型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0日

《十堰周刊》记者 龚祥龙

    十堰已经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顺利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

    这是对十堰工业发展的基本判断,也是十堰在过去五年里产业转型战略取得的重要成果。其间,以汽车为龙头的十堰工业经历了强劲发力的精彩,水电产业化蛹成蝶,旅游产业扶摇直上,生态经济活力初显,十堰的汽车城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主要产业已呈现齐头并进的局势。


    汽车工业的裂变

    2010年10月17日,中国汽车工业产业协会授予十堰“中国卡车之都”荣誉称号。当天,中国汽车工业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介绍说,在考察和评估的过程中,协会充分征求一汽、上汽、广汽等其他汽车厂家和众多汽车理事单位意见,“大家对十堰获得这一称号没有任何异议”。他们认为,十堰汽车工业具有整车企业门类齐全、汽车产业链条完善、商用车生产基础雄厚等特点,获得“中国卡车之都”名至实归。

    成绩得来殊为不易。东风迂都后,平均每年要“掏走”十堰173亿元产值。2004年起,十堰工业持续低迷,增速连续3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6年底更位居全省末位。

    2007年春,十堰首次提出,从当年起,用4年时间,在城区地方工业企业中重点扶持一批投资过亿元的工业项目和年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到2010年,力争全市地方工业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60家以上。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资金,以贷款贴息的形式支持“双亿工程”企业和项目。累计用于项目前期费用、投资补助、科技奖励的专项资金高达1亿元。

    地方汽车工业与东风公司比翼齐飞,东风渝安、普林工业园、三环专汽、世纪中远等一大批“双亿企业”迅速崛起,撑起十堰工业经济的半壁河山。

    现在,全市汽车及零部件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200家,资产总额860亿元。并以1000多个整车品种、50万辆产能、4000多种汽车总成和零部件、20万产业工人的绝对优势,雄踞中国商用车基地之首。地方工业打了一个大的翻身仗,实现了飞跃式增长。

    水电产业化蛹为蝶

    “批准了、开工了、红火了”,这句带着鲜明民间色彩的标语历时两年多仍让人难以忘怀。2007年10月28日竹山潘口电站开工建设,距离竹山县城数公里的双台乡悬挂着这样的横幅。

    自竹山潘口电站开工建设以来,十堰水电产业步入大开发时期。2009年12月28日,竹山县堵河装机18万千瓦龙背湾水电站前期准备工程正式开工,龙背湾电站吹响了堵河全流域梯级开发的集结号。

    市委书记陈天会曾说,湖北待开发的水电在十堰,十堰待开发的水电就是龙背湾、孤山、潘口、小漩这几个项目,我们要政企合作、共解难题,把水电产业发展成我市的支柱性产业。

    十堰共有大小河流2489条,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约500万千瓦,可开发量340万千瓦左右。2009年中的统计数字是,全市共建成大中小型水电站204座,总装机容量为191.1万千瓦,占全市水能资源可开发量的56.2%。到2015年全市水电总装机容量可达到300万千瓦左右,占可开发量的90%左右。

    “十堰水电产业已经成为本地支柱产业之一”,十堰市经信委总经济师熊郧津对记者说。

    旅游产业扶摇直上

    对旅游业的发展,十堰在“十一五”初期的目标是,争取旅游业收入占到全市GDP的30%一40%。

    2009年10月16日,商州至漫川关高速公路实现通车,陕西方面的游客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外出的步伐,首选的目的地就是十堰。《中国日报》的报道是,自16日十漫高速全线贯通后,短短5天时间,西安就发出了150余个旅行团共3500余人来到武当山,加上自驾游和散客,武当山来自西安的游客已达到8000多人,占游客总量的50%左右同比增长60%。福银高速开通激活了西北市场,西北游客可以通过这条穿越秦岭的通道轻松进入武当山。

    十堰对旅游产业的投入也不遗余力。五年间,全市先后投资近10亿元,推进武当山、五龙河、青龙山、“双野”等景区道路升级,设立了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连续举办了9届中国武当国际旅游节,每年拿出2000万元在央视等媒体宣传推介,多次组团到北京、西安、武汉及台湾等主要客源市场开展旅游推介活动,在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上迈出了一大步。

    “十一五”期间,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千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80亿元。

    生态经济活力初显“十堰处在敏感区内,发展生态经济是未来的必由之路。”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心磷曾就生态经济进行过深入研究。

    十堰在全国的宏观大局中,属于限制开发地区,生态问题高度敏感。本地的开创理念是,与其困囿在“敏感区”内不敢迈开手脚,不如高调宣称把本地打造成国家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2009年11月,十堰明确提出,建设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

    “生态经济的提法就表明,生态既是经济,也是产品。这其实就为核心水源区城市指明了方向,就是要发展生态经济。”王心磷说。

    十堰的“生态家底”并不薄。2009年,十堰的农特产品已有140多个品牌通过了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的认证,无公害以上的认证占全省1/3左右。其中,竹溪龙王垭茶叶拿到了瑞士和欧盟的有机食品认证。2008年,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食用菌,出口超过1000万元。

    此外,十堰目前已发展42万亩茶叶和52万亩柑桔,年均销售近3亿元。而蔬菜、魔芋、中药材、草食畜牧业和烟叶的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全市农特产品种植面积超过400万亩,每年为全市250万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800元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在农特产业项目中,黄姜已经被排除在外。2005年,全市黄姜种植面积一度超过48万亩,接近全国的1/3。由此可以看出,十堰发展牛态经济绝不走低水平的道路,逐渐从博弈自然转向融和土地的全新历程。

    据统计,过去五年里,全市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31万亩,退耕还林202万亩,天然林保护面积105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3%。建立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市级自然保护区和13个省级自然保护小区,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11.4%。先后关闭有污染企业300多家,关停69家黄姜加工企业。治理重点污染企业86家,完成治理项目300个。对110个污染重的拟建项目依法进行了否决。目前,十堰已成为全国创建生态示范区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地级市。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