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周刊》记者龚祥龙
2010年10月31日,东风商用车公司总装配厂今年第十万辆卡车下线驶出厂大门,这是自2003年合资以来实现的一次历史性大跨越。
与此消息紧密相连的是东风商用车“863振兴计划”,从2009—2012年,东风商用车总销量将达到32万辆。
这项宏伟的计划主要内容是,东风商用车本部(十堰基地)年销量要从9万辆增加到14万辆,实现投产3个自主品牌发动机,市场份额从12.5%提升至20%,收入从166亿元增加到293亿元。到2012年,要将东风商用车打造为中国第一品牌。
“东风的两个总部从十堰搬走了,但卡车没走。相反,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东风十堰基地的发展比搬走前发展得更快了。”11月30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心磷对十堰周刊记者说,汽车、旅游和生态资源始终是十堰最为宝贵的三张名片,“把这三张名片做好了,十堰的未来发展更加看好。”
工业引擎
汽车工业是十堰当仁不让的第一产业,坚持工业兴市发展战略不动摇和服务东风公司发展不动摇,是十堰自东风两个总部搬迁后对十堰本地工业发展的着力点。在这个着力点下,一方面推动地方汽车工业与东风差异化发展,拓展发展空间,一方面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重大工业项目为抓手,大力实施“双亿工程”,努力增强市县属工业实力。
特别是2008年以来,面对金融危机冲击、工业经济急速下滑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及时开展了“千名干部进百企,服务工业促发展”活动,集中解决了一批工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助推了工业经济止跌回升、企稳向好。预计到今年底,全市工业总产值将突破干亿大关,是2005年的2.5倍。
最大的亮点是地方工业,实现了飞跃式增长。从2005年到2009年,地方工业企业由323家增加到816家;地方工业总产值由138亿元增长到465亿元,预计到今年底将实现翻两番,地方工业总产值占比从33.6%提高到55.9%。2005—200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增加了421.1亿元,其中地方工业增加327.4亿元,占77.8%。
五年历程,十堰本地工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新增600万套轮胎生产能力、20万辆微型车、5万辆专用车、20万吨碳铵尿素、35万千瓦水电装机、400万吨干法水泥……水电项目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鄂坪电站、松树岭两个电站并网发电,三里坪、周家垸、潘口、小漩、白沙等五个电站建设进展顺利,孤山、龙背湾电站、白河等三个电站临建工程开工。
“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在建水电站98座,计划总投资118亿元,已完成投资74.5亿元。全部项目建成后可新增水电装机1 16.7万千瓦,全市水电装机将达到307.8万千瓦,成为全省第二大水电基地。
山水动力
十一长假,前往武当山旅游的吴斌没想到的是,在汉十高速武当山出口处,为等待下高速而蔓延的车队自匝道延伸到干道一公里以上,“武当山真是十堰的财富。”吴斌说。
“这种情况在2008年期间的长假中就不断出现了。”武当山特区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2010年10月1日至6日,武当山游客总人数达到12.37万人次,同比增长23%;门票收入1001万元,同比增长34%。 .车队透射出的是十堰以武当为龙头的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进程。自十一五规划执行以来,全市先后投资近10亿元,打造太极湖新区,推进郧西五龙河、郧县青龙山、房县“双野”等景区建设和升级,建设修葺了博物馆、游客中心及玄岳门、太子坡等旅游设施;成功举办了9属中国武当国际旅游节;每年拨付2000万元在央视等媒体宣传推介;设立2000万元旅游专项发展资金;多次组团到北京、西安、武汉及台湾等主要客源市场开展旅游推介活动,十堰被评为全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和中国十佳休闲城市。
市委书记陈天会多次强调:“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促增强。”2009年5月7日,鄂西圈投公司成立;6月28日,十堰市政府和这个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鄂西圈投公司将控股参股以武当山为主的5个旅游项目开发建设,首批投资10亿元。随后,十堰向圈投公司筛选上报旅游项目184个,总投资752亿元。当年,全市已经启动和即将启动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点项目共19个,总投资49亿元。
2009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一千万人次大关,达到11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_3亿元,分别增长22%和41.8%,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一五”旅游发展目标。
武当旅游高速发展的背后还有一大批交通项目的相继发力。襄渝铁路二线、福银高速十堰至西安段、武神高等级生态公路十堰段建成通车,十白、十房、谷竹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统计数字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64公里,改造干线公路。467公里,新建省际出口路及经济断头路742公里。目前,十堰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彰显。
“与西安高速联通后,武当山上山下将会呈现到处都有‘大鼻子’的景象。”此前,武当山特区一位官员曾就十漫通车对十堰周刊记者说。
值得一提的是,由丹江水而催生的太极湖项目将改变武当有山无水的旅游状况。8月18目,武当太极湖旅游项目开始投入试运营。据介绍,随着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太极湖水位升高后将形成一个壮阔的山水湖景。
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建设面积逾350万平方米。总投资逾100亿元。太极湖集团方面表示,整个项目的开发建设将在2013年建成,届时,一个世界知名、国际一流的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将全面投入运营,武当山太极湖也必将成为国内外游客首选的旅游目的地。
“对许多城市来说,能有一张拿得出手的名片就很了不起了,而十堰却拥有三张名片,这是十堰的巨大财富。”王心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