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柯勇 报道:“自建起沼气池后,再也不爬坡翻几座山砍柴火了,烧水做饭照明都用上沼气,沼气液和沼渣是农作物的好底肥,年年不仅节省燃料费及农药化肥5000多元,家里也变整洁明亮了,水泥路铺到门前来,串门时男女老少都穿的干干净净”。日前,姚坪乡西坡村的袁平国在家一边用沼气炒菜,一边乐滋滋地向笔者讲着他们的新生活。在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过程中,依靠循环经济政策,该乡吃上生态饭的农民达2000多户。
谈及保护生态环境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姚坪乡黄坪村党支部书记张龙旭娓娓道来。从2004年春,在县移民局的扶持下,全村建设了猪圈、晒台、厕所、洗澡间、沼气“五位一体”的生态能源系统,农村生产生活大变样,农业效益大翻身。家里养了1头母猪,3头大猪,一年下来,预计收入在2万多元;猪粪、人便、杂草叶流进沼气池,既想保护环境又清洁了院子;沼气池产的气可以烧水做饭,照明,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柴火,改变了长期烟熏火烤之苦;沼气灯还是诱杀各类害虫的节能工具,减少病虫害;这沼渣,沼液又是“胖”生态园中果茶树的“宝贝”。前几年,在100多亩的果茶园里,光投入各类化肥5000多元,农药800多元,开支大不说,化肥、农药又让果茶受污染,达不到无公害无污染农副产品标准,卖不出个好价钱。自从这两年用上乡农技中心“沼渣落根,沼液漂叶”技术法,茶树吃了“营养餐”强筋壮骨了。今年加工出的精品芽茶、毛茶深受广州、武汉、北京客商的亲睐,收入在10万元以上。
近年来,姚坪乡党委、政府以“社会要生态效益,农民要经济效益”为中心,大打生态能源建设旗,走立体生态农业之路。着力打造出以西坡、平沟、虎尾沟、观音沟等8个村大兴生态果茶药园;以虎尾沟、西坡、姚坪村大建生态农家小院;以碾盘、肖家沟、红庙等村大办养殖园………吹响了建设“生态姚坪”的冲锋号角,让甘甜纯净之水送北京。同时,该乡通过“四轮”齐动(典型带动、示范促动、干部鼓动、政策推动),迅速使全乡生态能源建设驶入快车道,目前,全乡发展沼气用户1000余户,引进新型玻璃钢沼气100余口,直接受益达万余人,每年可将上千亩的森林从柴灶里“解救”出来。一口口小沼气池给农村“长”了“脸面”,形成了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生态林和独特的公路边经济林,一山山的优质有机茶园,一园园的核桃、柑桔像巨龙一样盘距在堵河之上,一栋栋绿树掩映中的“别墅”胜似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