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报
新浪微博
网站地图
手机站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新闻中心
政务信息
社会经济
部门乡镇
图片视频
网上读报
视频新闻
房县文化
房县旅游
走进房县
企业之窗
房县电商
新闻
时政
县直
乡镇
社会
经济
深度
媒体
国内外
主页
>
房县文化
房县文史
>
返回首页
尧帝之子丹朱曾隐居房县山垭?
尧子垭远景。 曾经热闹繁华的尧子垭如今仅剩断壁残垣的老房子。 尧子垭,房县一个名不经传的山垭,它曾是房县通往武当山和古均州的“神道”。别小看…
一位红军师长女儿的传奇人生
□ 作者 余策星 2001年,房县举办了一场 “苏区情”大型演出。 “苏区情”大型演出是为纪念贺龙元帅领导的红三军在房县建立苏维埃政府七十周年而举办的。这次活动得到了文化部、贺龙元帅夫人薛明、柳直荀烈士儿媳…
“房县”古今称谓的变化
01 先秦 翻开一九六四年一月上海古籍书店出版的天顺年明朝朱祁镇当皇帝(公元1452年)明朝国子监生襄阳张恒编刻本《襄阳郡志》卷本一,《建置沿革》“房县”记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尹吉甫传说
尹吉甫,房陵(今房县)青峰人,死后葬于青峰山,周宣王的大臣。湖北历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是《诗经》的主要编纂人和代表性作者。 公元前828年,周宣王姬靖即位,选贤用能,国家兴旺,周室中兴。他任用尹吉甫、…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房陵锣鼓歌
房陵锣鼓歌遍布在千里房县的20多个乡镇300多个村庄,尤其是在门古寺镇、桥上乡、上龛乡、九道乡等高山地区,流传的房陵锣鼓歌最为历史悠久。 房陵锣鼓歌的种类繁多,曲目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房陵锣鼓歌包括阳锣鼓、阴锣鼓、喜庆…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房县黄酒制作技艺
房陵(今房县)黄酒历史悠久,制作别具特色。相传唐中宗李显被贬为庐陵王时,将宫廷中的酿酒秘方带到了房陵。宫廷酿制秘方与本地的矿泉水、糯米和小曲完美结合,先进的酿酒技术,结合房县独特的自然气候、水土资源及大气微生物菌群,造就…
房县“三腔哑功”成功入选市级非遗名录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余明艳 刘欢 报道: 近日,十堰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我县“三腔哑功”成功入选 。 “三腔哑功”起源于汉朝末年,元末明初在房县…
魅力房县 风景如画
野人谷龙须瀑布 丰桂芝摄 美丽西河 彭辉摄 古树参天 张建杰摄 诗经源森林公园 朱爱东摄 白鹭戏春 余国金摄 春色满园 熊旭东摄 水天一色 朱…
房县地名由来
房县古称“房陵”,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 据清同治四年编撰的《房县志》记载,房县从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房县一直称为“房渚”。这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防治水灾的重要关隘。一直到了秦代。这个“…
诗经溯源(二)房县的尹吉甫墓葬之谜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据考证形成于西周到春秋中叶,学术界经过几次大编撰,得到公认的是,太师是《诗经》编撰者。流传至今,尹吉甫是《诗经》中少数几个留下确凿姓名的作者之一。《大雅·烝民》末尾有:“吉甫作诵,穆如…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共121/共13页
最热资讯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来房调
【党旗飘飘】县医保局党支
十堰人医:以仁心为灯 点
跨越生死的守护!九旬老人
关于开展房县2025年度失业保险费稳岗返还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来房调研林下经济产业
【党旗飘飘】县医保局党支部:以党建为引
半年瘦25公斤!十堰人医助女子科学减重成
十堰人医:以仁心为灯 点亮康复希望之光
妙手回春十余天,锦旗致谢颂十堰人医仁心
跨越生死的守护!九旬老人与十堰人医心内
十堰人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病区 巧除腺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