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帝之子丹朱曾隐居房县山垭?-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尧帝之子丹朱曾隐居房县山垭?


作者: 来源:十堰晚报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3日
尧子垭远景。
曾经热闹繁华的尧子垭如今仅剩断壁残垣的老房子。

  尧子垭,房县一个名不经传的山垭,它曾是房县通往武当山和古均州的“神道”。别小看这座山垭,它的得名竟然和一位远古时代的名人——尧帝之子丹朱有关。在这里,一直流传着丹朱的许多传说。

  ■文、图/记者 章新俊通讯员 傅必学

  尧子垭曾经十分繁华热闹

  尧子垭位于房县白鹤镇东浪村梨花坪与黄杨树村交界处。尽管尧子垭“其貌不扬”,但它却是一个颇有故事的地方。

  古代,尧子垭不但是房县通往武当山和古均州的“神道”,还是古盐道。抗日战争时期,我省修筑了从巴东县通往均县柯家营的抗日物资运输大道,此路途经尧子垭,当地人称其为“巴柯道”。

  当年,尧子垭有一条商业街,饭店、旅馆、商店一应俱全,商铺相连,十分热闹,每日车马行人络绎不绝。

  如今,人去垭空,尧子垭已是一片荒凉,昔日的辉煌不复存在。但那些石垒的寨子,寨下的跑马场、马桩、饮马井、晒席石依稀可见,都见证了当年尧子垭的辉煌。

  得名和尧帝之子丹朱有关

  尧子垭这个地名如何得来的?当地人介绍,此地得名和远古时代的名人丹朱有关。

  丹朱是谁?丹朱是远古时代尧帝的儿子,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具有丰富的军事知识和作战经验。

  当年,尧帝娶散宜氏女,生下一子。婴儿遍体通红,古时把“红”称“朱”,所以给他起名“陶朱”。陶朱是尧帝的嫡长子,名元明,封于丹水,故名丹朱。丹水,就是现在的丹江口市及河南淅川县境内。

  尧本在北方,为何封丹朱于丹水呢?有一种传说,尧怕丹朱与舜争夺帝位,便派丹朱驻守丹江和汉水交接处的丹江口,并派舜领重兵驻于黄河北岸,监控丹朱。

  丹朱为了防止舜从北方发起攻击,在正北方向建立丹朱城作为国都。在国都周围,建有九层高的天文台,即丹朱台,还修建了紫荆关等军事建筑,以此保护都城丹朱城。

  传说丹朱曾智取夸父

  关于丹朱封地于丹水,还有另一种传说。

  尧帝主政时期,天下并不太平,南方各部落之间战争频发。当时,三苗部落在汉江流域以南地区作乱。尧帝任命丹朱为领兵大元帅,率兵征讨三苗部落。尧帝允诺,如征服三苗部落,那片土地便归丹朱。

  虽然丹朱贪玩,但传说棋艺高超,在华夏部落无人能敌。丹朱听父亲这么一说,觉得是桩大买卖,就动心了。之后,丹朱奉命率兵布阵于丹水北岸,准备与三苗部落开战。

  大兵压境,引起巨人部落注意。巨人部落中有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名叫夸父。夸父力大无穷,奔跑的速度很快。夸父接到丹朱的战书后,把人马布置在丹浦(丹江)南境,准备迎战。

  大战在即,丹朱心里忐忑。他知道夸父的威力,自己的军队一旦战败,将会是一败涂地,便召集将帅商量应对之策。会上,丹朱让大家出主意,有一个名叫许由的人说:“夸父勇猛凶悍,硬拼难于取胜,但他很讲义气,一言九鼎,说话算数。若想胜他,只能智取。”

  丹朱颇感兴趣,想知道如何智取。许由说:“你是下棋高手,陪他下一盘棋,一胜全胜。”丹朱明白,整个三苗部落全仰仗夸父威力,如果能降服他,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次日,双方军队列兵于丹浦。丹朱坐船来到江心,激将夸父,要决战到底。夸父问:“你想怎么与我决战?”丹朱说:“听说你的奔跑速度可以逐日,令人佩服,但你敢与我赌别的吗?”夸父问丹朱:“你想怎么赌?”丹朱称,就在这江心中下棋,一盘定输赢。你若赢我一盘,我五万大军归你指挥;如若我赢你一盘,咱俩拜为兄弟,你仍是巨人部落首领,但你必须听从我的指挥。在丹朱的激将之下,夸父决定和他赌下棋。

  夸父自然不是丹朱对手,节节败退,最后只好认输。从此,他们成为好友,夸父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就这样,丹朱不费吹灰之力征服了巨人部落,并与夸父结下生死同盟。后来,每遇战事,夸父总是冲锋在前,所向无敌。征服三苗部落成功,平息了战事,尧帝没有食言,便把丹水流域封给丹朱。

  屯兵山垭垒石砌寨

  丹朱得了封地,仍爱游山玩水,吃喝玩乐。尧帝听到这些传闻之后,责怪丹朱。后来,宫中就有人谣传丹朱不孝。

  丹朱是否不孝已无可考证,但后来尧让位于舜,在史学界有不同的争议。《山海经》记载,古代首领有帝号的不多,而丹朱却有帝号,称“帝丹朱”。汉代史学家郑玄说:“德配天地,在正不可在私。曰帝。”这句话说明丹朱在汉朝学者眼里是德高望重、声名显赫的人物。《竹书纪年》记载,“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不与父相见”。可见,尧不传子而让位于舜,似乎并非尧的本意,而是迫于舜的胁迫。或者说,是舜排斥丹朱,篡夺了尧的帝位。同时也说明,尧并非不想传子,丹朱不一定不孝。

  传说当时,尧传位于子还是贤,家天下还是公天下,正处在激烈斗争之中。

  丹朱知道“舜囚尧”之后,率三苗之兵伐舜,双方在丹浦展开大战。结果丹朱大败,逃于丹水以南的原始森林隐藏起来,率部安营扎寨。因为他是尧帝的儿子,后人将此处山垭取名为“尧子垭”。为了防止舜率兵来袭,丹朱在尧子垭率兵布阵,在山顶垒石砌寨,修筑庞大工事,打造得十分坚固。

  这座山寨,从今天的小尧子崖至东浪村梨花山相接,全长十几里地,寨宽8米左右,山顶平坦,依山垒石而筑,可容千军万马。

  石寨雄伟,气势磅礴,易守难攻。丹朱筑好石寨,并在石寨四周布下滚木擂石,只等舜的军队前来。可是等了半年,丹朱也不见舜的人马追来,他内心十分纳闷。后来得知,舜收兵回华夏领地去了。丹朱一听,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

  开辟房邑千秋功业后人传

  时间一晃3年过去了。

  一天,山寨前来了一位陌生人,临行前将一封信丢在山门前。士兵捡起,递交给丹朱。丹朱一看,是舜写来的信,信上说尧帝已经驾鹤西天,请丹朱速回奔丧。

  丹朱看了信后悲痛欲绝,思考再三,还是准备回去奔丧。有人担心是不是尧帝的鬼计,趁丹朱回去奔丧之机,将其囚禁,劝他小心行事。丹朱不听劝阻,为见尧父最后一面,带着几位亲信和家人返回。

  丹朱是尧的嫡长子,回去后为父亲尧帝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料理完尧的后事,丹朱住在尧陵守孝。3年期满,丹朱不辞而别。当他返回尧子垭时,族人和军兵已经四散过半,一部分老弱病残的士兵仍等着他。丹朱的出现,无疑给这些族人带来了希望。

  为了提振族人信心,丹朱率人加固山寨,并在寨下建起跑马场。丹朱以狩猎为生,闲时操练兵马,重振山寨雄风,把一个荒无人烟的山寨打造成一座秀丽的山庄。后来舜传旨,将丹朱居住地向南移一千里,全封给丹朱管辖。丹朱得了封地,开始修建城池,发展生产。当时,封地上有一个“上古女娲神庙”,庙前有一石碑,石碑上刻有一个“房”字。

  丹朱率领族人、军兵日夜忙碌,修筑城池,开垦农田,兴建家园。他们忙时耕田,闲时上山打猎,日子过得富足而自由。

  此事很快传到舜的耳朵里。舜不敢相信丹朱竟有如此能耐,不禁刮目相看。据《路史·国名纪丁》记载,舜对丹朱及其家族不敢以臣下视之,对“房”人优礼有加,封丹朱为“房邑侯”,他的千秋功业后人代代传颂。三国时期将领孟达出任房陵太守时,还专为丹朱在尧子垭立过一块功德碑,这块碑后来不知下落。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