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王随军报道:今年以来,县教育局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作为一项“爱心工程”、“民心工程”来抓,采取“六举措”稳步推进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全县156所中小学3.6多万名中小学生全部免费享受营养餐。
全县统一招标,确定食品供货商。全县通过政府公开招标采购方式确定牛奶、糕点等营养食品的供货商,实行定点、集中采购。由县教育局与中标企业签订中标合同,由中心学校(县直学校)与招标确定的供货商具体签订供货协议和质量安全保证协议。
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责任。县教育系统成立了县、镇、校“营养计划”领导小组,各校落实专门人员从事“营养计划”工作。实行局领导包联系片,股室包乡镇、学校的包保责任制。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第二责任人,各岗位的相关管理人员是直接责任人。
健全工作制度,强化供餐管理。建立健全了“营养计划”日常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验收入库制度、储存保管制度、发放与用餐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试尝和留样制度等制度,并严格按制度办事,对营养餐供货的各个环节做到无缝监管。同时,健全完善了校园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的管理应急机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师生开展演练,做到防患于未然。
加强政策宣传,强化健康教育。学校通过家长会、给家长的公开信、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和群众宣传实施“营养计划”的重大意义和政策。同时,学校借助实施“营养计划”契机,向学生、家长、教师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养成安全、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体育健康教育和相关学科渗透教育,指导学生合理膳食,掌握科学的营养知识,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加强“营养计划”网络建设。建立营养食品储藏及配送网络。在大型学校建立标准的可容纳所辖学校一周食品的营养食品储藏保管室。各乡镇学校落实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负责学生营养计划工作,储藏室专人管理,具体负责食品验收、登记、保管、组织加工、分发、留样、垃圾回收和信息收集和上报工作。从营养储藏保管室领取食品的人员,对食品的保质期、质量等要认真进行抽样检验,要与保管人员完清食品交接手续,并亲自将营养食品分发给班主任;班主任接收营养食品要再次对食品保质期、质量等进行检查,并签字认可;班主任将营养餐食品分发给学生,必须要求学生再次检查保质期和质量等,并监督学生进餐,学生就餐后将垃圾回收。
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加强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补助的资金足额用于为学生提供食品,要“吃”到学生嘴里,不得直接发放给学生个人和家长。学校要结合现有的实名制管理系统,建立营养餐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对学生数、补助标准和受益学生数进行动态监控,防止套取和冒领国家补助金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