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
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
引起的先天性畸形
每100个宝宝中就可能有1个
患有先心病
如何判断宝宝可能患病
人医儿童医疗中心主治医师胡梦芸
告诉你答案
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心脏或大血管的结构出现异常。这些异常可能是心脏壁的缺损、血管连接错误,或者是胎儿时期应该关闭的通道未能正常闭合。先心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出生缺陷。
先心病的成因
先心病的具体成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和以下因素有关。
♥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先天性心脏病史会增加患病风险。
♥ 环境因素:孕早期服用致畸药物、接触毒物、放射性物质,以及孕妇高龄、营养不良、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 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能引发先天性心脏病。
♥ 不良嗜好:孕妇吸烟或被动吸二手烟、饮酒等。
十堰市人民医院儿童医疗中心主治医师胡梦芸告诉家长,虽然我们无法完全预防先心病的发生,但通过早期筛查和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其对宝宝的危害。
先天性心脏病警示信号
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因心脏缺陷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有些轻微的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只会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较严重的可能在出生后不久或婴儿期出现以下警示信号:
♥ 喂养困难:吃奶慢、吃吃停停、容易呛咳、满头大汗、吃奶时呼吸急促费力。
♥ 呼吸急促:即使在安静或睡觉时呼吸也比正常宝宝快、费力(鼻翼扇动、肋骨间隙凹陷)。
♥ 皮肤青紫(紫绀)。嘴唇、指甲床、皮肤(尤其在哭闹或用力时)呈现青紫色,这是缺氧的表现。
♥ 生长缓慢:体重增长不理想,比同龄宝宝瘦小。
♥ 容易疲劳:活动量小,容易累。
♥ 反复呼吸道感染: 如肺炎。
♥ 心脏杂音: 医生听诊时听到异常血流声音(但杂音不一定都是先心病,正常孩子也可能有功能性杂音)。
根治成功率高
胡梦芸医生说,绝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可以根治,治疗效果理想,成功率高达85%—90%。术后患儿心脏结构和生长发育通常良好,完全能够正常成长、学习和运动,仅少数复杂病例远期可能需要二次手术或介入治疗。
术后需长期健康管理,包括控制运动强度、预防心内膜炎、关注心理及营养支持。建立专科随访体系、制定个性化计划,有助于保障患儿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成长。
健康小科普——如何防治先天性心脏病
减少化学物质摄入:孕期避免过多摄入含防腐剂、色素等化学物质的食物。
预防病毒感染:注意保温,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备孕前接种预防麻疹等疫苗。
避免滥用药物:怀孕期间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避免接触动物和射线:孕期避免装修居室,接触不明动物,减少在磁场强的地方久坐。
加强围生期保健:糖尿病、癫痫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决定结婚、怀孕时间。
胡梦芸告诉家长,尽管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生率和危害。
首先要重视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通过简单、无创的检查手段,可早期发现,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宝宝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