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初的守护:新生儿科与母婴保健科携手助患儿重获新生-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生命最初的守护:新生儿科与母婴保健科携手助患儿重获新生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4日

生命的诞生本应充满喜悦,但对于出生仅14小时便因呕吐、腹胀紧急入院的新生儿文文来说,这场“生命闯关”显得尤为艰难。面对复杂的消化道疾病和喂养难题,湖北十堰人医新生儿科团队凭借精湛的医术和细致的护理,联合母婴保健科持续干预,最终患儿转危为安。近日,患儿家属为新生儿科和母婴保健科分别送上锦旗,为医护人员的全力守护点赞!

[RE{J)E(3JBP7NZ5THK1FOY.png

2024年12月28日,出生仅半天的文文因“吃奶差伴呕吐”被紧急转入新生儿科,出生后频繁呕吐未消化奶液,腹胀明显。入院检查显示,患儿白细胞计数和超敏C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显著升高,腹部彩超提示“胃壁积气、肠管积气”,高度怀疑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急危重症,可能导致肠穿孔、多器官衰竭,死亡率极高。”儿童医疗中心主任赵旸介绍。患儿入院时反应欠佳,腹胀如鼓,病情进展迅速。医护团队立即启动危重患儿救治流程: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治疗、静脉营养支持……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就此展开。

多学科协作:精准诊疗化解危机

治疗初期,患儿反复呕吐咖啡渣样物,腹部彩超提示肠壁积气加重,感染指标居高不下。新生儿科联合消化内科、小儿外科、放射科、超声科等多学科会诊,排除了肠梗阻、肠旋转不良等外科急症,最终锁定“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医护团队动态调整治疗方案,从抗感染药物升级到呼吸支持,从调整配方奶微量喂养到排气通便,每一步都慎之又慎,由于患儿病情复杂,医护人员为患儿进行了PICC置管以保障后期治疗的顺利进行,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改善凝血功能。针对反复消化道出血,医护人员24小时密切监测腹围、肠鸣音、确保胃肠减压通畅,同时加强呼吸支持,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经过两周的禁食和抗感染治疗,患儿腹胀逐渐缓解,感染指标回落。增加奶量的同时严密监测大便、有无腹胀、呕吐以及肠鸣音的情况。在全体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患儿呼吸平稳,从最初的吃1ml奶就腹胀、呕吐到出院前一次可以吃35ml奶,无呕吐、腹胀,大小便也无明显异常。

母婴保健科接力:科学喂养助力康复

经新生儿科医生评估,患儿病情稳定,达到出院指征。由于患儿家属是新手爸妈,缺乏照护经验,孩子刚刚出院,机体抵抗力弱。考虑到我院母婴保健科为医养结合模式,有产科、新生儿科专业的医护人员保驾护航,家属决定在母婴保健科进行过渡。母婴保健科的医护人员针对文文的情况为其量身定制了照护以及喂养方案,团队每日详细记录患儿体重、排便情况和喂养耐受性,并指导家长学习喂养、拍嗝、抚触等护理技巧。

医患同心:锦旗背后的温情故事

“孩子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日夜守护,连春节都没回家。”患儿母亲李女士(化姓)感慨。治疗期间,新生儿科医生每日向我们详细讲解病情,缓解我们家长的焦虑。母婴保健科环境舒适,工作人员专业细致,教会我们科学育儿知识,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和信心,并且每天还有新生儿科的医生查房,在这里最大的感受就是安心、放心!

从命悬一线到茁壮成长,文文的康复历程,既是医疗技术的胜利,更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新生儿科与母婴保健科的紧密协作,不仅守护了生命的希望,更让无数家庭重拾幸福。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