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小小窨井盖 彰显大文明-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房县:小小窨井盖 彰显大文明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9日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王秀玲 肖晶晶 报道:昨天傍晚时分,步行经过吉甫路与唐城路十字路口东面的人行道时,看到人行道上有一个问题窨井盖。井盖周边地面破损,连接井盖与路面的水泥地面断裂,造成窨井盖塌陷,下沉,移位。车辆驶过窨井盖时禁不住颠簸一下,轮胎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过斑马线的行人不经意间,脚踏在井盖上,井盖几乎成了跷跷板,一边受力,另一边险些翘起来。

此处四通八达,每天过往车辆、行人较多。

破损的路面,塌陷、松动的井盖,不但影响交通,有碍观瞻,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尽快解决问题,切实消除道路安全隐患,保障市民群众出行舒适度和安全性,随即拍照,反馈给县住建局创文办。

第二天早晨,县住建局便派遣施工人员到达现场,并且用铲车装载着切割机、混凝土和路障桩。通过拆除井盖、维修底座和混凝土固定一系列操作,原来破损、塌陷的路面焕然一新。井盖周围沥青路面的颜色差异清晰可见,新老路面衔接得非常平整。

问题窨井盖的及时维修堵住了安全风险,消除了“陷阱”带来的安全隐患,守护了人民群众“脚底下的安全”,增加了道路颜值,美化了市容市貌,为城市建设锦上添花。

看似不起眼的一方井盖,却守护着城市的下水道、燃气、供电、通讯,被称为“城市的纽扣”,扭住了地面与地下管网的连接,是城市管理至关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温度。

  生活中发现的井盖沉陷、突起、破损或者异响,无疑成了群众“脚底下的不安全”,让城市生活缺失了该有的温度。 这些问题井盖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拉低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也破坏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巩固和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县住建局根据《关于进一步明确房县城市管理五大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责任分工的通知》要求,秉持着“城市管理要向绣花一样精细”的理念,正在开展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短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建立健全道路基础设施问题排查、整改、验收的工作流程和责任体系,组织工作专班,安排专人,对城区所属主次干道路面、公共设施、绿化设施等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常态化开展排查和整治工作,确保问题应改尽改,并对反馈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到位,为市民群众打造优质文明、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并将以更加美丽、整洁、规范的市容市貌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井盖虽小,事关民生。看似寻常的井盖,不仅关乎城市颜值、品质,更是一道生命“防线”。城区的井盖数量庞大,遍布大街小巷,一旦“生病”,随时成为城市的安全陷阱,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下一步,县住建局将安排专班专人,加大对窨井盖日常巡查、定期维护、全程监控、应急处置等工作的监督力度,对公共区域窨井盖运行中缺失、松动、凹陷、破损等问题建立“整销”台账,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销号一处,确保排查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为居民营造一个更加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让群众出行更加安全、放心。

“小井盖”连着“大民生”。问题窨井盖的及时修复,彰显的是我们的责任感和民生情怀,是为民办实事,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市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

  小小窨井盖,彰显大文明。窨井盖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像镶嵌在城市道路上的一颗颗“螺丝钉”,不仅是一座城市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还彰显着城市文明。 问题窨井盖的及时修复,在确保人民群众脚底下安全的同时,也消除了城市文明中的一个盲点,彰显了一座城市的气质与温度。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