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洪运兵 王天传 报道:9月8日,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组织召开2022年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中心机关班子成员、各二级单位及20个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谋划的宏伟蓝图和全省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努力在建设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新征程中,率先构建动物防疫工作新格局,确保县域内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继续保持 “清零”态势。
会议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执行力,坚决扛起防大疫、抗大旱的政治责任。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种植业损失畜牧业补”的指导意见,积极发挥畜牧业抗旱救灾作用,实施“五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抓引种补栏,实施“满栏满圈”工程。引导养殖场(户)发展周期短、见效快的畜牧产业,以建设养殖专业村、大型养殖场、三产融合养殖示范场为抓手,全面摸清辖区内现有空栏户,千方百计引导养殖户实施“满栏满圈”,实现户均2头猪、50只鸡、20只羊,力争全县农户养畜率达到90%以上。
二是抓畜禽防疫,实施“控疫保畜”工程。按照“集中免疫、季防月补”的总体要求,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免疫监测,筑牢生物安全屏障。全力抓好口蹄疫、猪瘟、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四种强制免疫工作,确保免疫密度达到四个100%,免疫合格率达85%以上。坚持联防联控机制,开展常态化设卡堵疫、消毒灭源、定期监测等工作,提高预警预报能力。同时,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深入辖区内河流、渠堰等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消毒工作,实现旱灾之年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三是抓秋繁秋配,实施“多生快长”工程。实时组织开展实用养殖技术培训,按照“县级业务人员包村、乡镇技术人员包组、驻片兽医包户”的三包方式,指导养殖场(户)提升科学养殖水平,降低料肉比,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养殖效率。同时,抢抓秋繁秋配时机,摸清辖区内种群数量,建立畜牧生产台账,全县推广生猪、山羊人工授精、肉牛冻精配种等科学实用技术,指导养殖场(户)提高种公畜利用率,确保能繁母畜应配尽配。
四是抓政策扶持,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利用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召开户院会、开展养殖技术培训等时机加大《关于支持畜牧产业链建设的六条意见》的政策宣传,用足用活省、市、县支持畜牧产业发展的“一篮子”政策,扩大母畜保种量,筑牢畜牧产业发展“基本盘”。全县常年存栏能繁母猪、母羊、母牛分别达2万头、18万只、1.7万头以上。督促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养殖场(户)搞好农作物秸秆青贮、黄贮加工,指导养殖专业村率先开展冬闲田种草,为牛羊安全越冬提供充足草料。及时协调各商业银行根据养殖场(户)需求,按政策标准搞好贷款贴息、融资筹资等,以增强畜牧生产发展潜力。
五是抓适时出栏,实施“保险接续”工程。正确引导养殖场(户)规避市场风险,理性分析市场行情,打好价格战适时出栏,增加养殖收入。广泛开展畜禽养殖保险和生猪价格指数期货保险政策宣传,按照“能保尽保”的原则,全面开展脱贫户(边缘户)生猪保险接续工作,组织辖区内养殖场(户)抓住有利时机参加生猪期货保险,增强养殖场(户)抗风险能力,为实现“种植业损失畜牧业补”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