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李平 报道:走进房县上龛乡,空气中弥漫着中药材的清香,药农们忙着种植苍术、芍药、白芨等中药材,烟农们忙着移栽烟苗,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据介绍,上龛乡以示范村仓坪为中心,围绕中药材科普园、中药材示范基地、中药材展示中心,建设3公里中药材文化长廊,打造中药材文化示范带。目前,已落实烟叶种植面积5000亩,打造白玉、仓坪、乌稍尾、三坪等4个村的中药材千亩示范基地,建成沿狮九路50公里中药材种植示范带,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5000亩。近年来,上龛乡依托土壤、气候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及烟叶产业,打造别具特色的康养小镇。
“选苗要注意,弱苗子不能要,打孔的距离也要按要求来。”4月20日一大早,仓坪村一组烟农陈兴林便在烟站技术员的指导下移栽烟苗,打孔、放烟苗、浇水,现场几人分工协作,烟苗移栽有序进行。
“以前三天移栽40亩烟苗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如今打孔、浇水、打药都有专业的机械化工具,省时省力,移栽质量效率都大幅提升。”提起机械化生产,种烟10年的陈兴林满怀感激,“特别感谢政府对我们烟农的大力支持,全程机械化生产为我们节省了成本。原来种十几亩地要用二三十个工人,现在种40亩地才用这么多工人,用工量大大减少。”
仓坪村地处偏远,没有种植烟叶,以前全村群众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和“打山货”增收。引进烟叶产业后,村里烟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烟农腰包逐渐鼓了起来。
记者随后在白玉村崖蜜基地内看到,数千个蜂箱悬挂在崖壁上,蜂箱外成群蜜蜂飞进飞出。“把蜂箱悬挂在崖壁上符合蜜蜂天然筑巢习惯,保证蜂蜜天然纯正,市场价是普通蜂蜜的2至3倍。”据崖蜜基地负责人刘祥陆介绍,今年,该基地总规模将达20000箱,建成多个蜂蜜加工车间,围绕蜂蜜、党参、天麻等药材及农副产品,加大包装推介力度,打造上龛品牌,不断增加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