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刘海斌 报道:近年来,大木厂镇党委、政府把残疾人救助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本着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宗旨,真抓实干,认真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无障碍设施建设等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扶助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
服务“面对面”,实现残疾人办证“零跑路”。考虑到残疾人身体不便、且办证路途遥远,大木厂镇残联统筹谋划,提前摸排需办证人员,积极与县残联、永祥康复医院沟通联系。连续三年,邀请县残联及永祥康复医院医务人员现场为残疾人提供免费上门评估服务,并集中办理残疾证,真正做到把办证窗口延伸到残疾人家门口。截至目前,共为567名残疾人成功办理残疾证,切实减轻了残疾人家庭负担,打通了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使残疾人进一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
两补“动态更”,实现残疾人两补“零漏发”。为更好的服务残疾人,确保发放及时、不出纰漏,镇残联要求各村每月认真摸排,及时上报死亡、户口迁出、低保取消、纳入特困供养等不符合人员台账,镇残联认真核查,准确把握“两项补贴”政策与特困供养、工伤保险、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高龄津补贴等政策衔接,该择高享受的择高享受,不能享受的依规取消。同时,精准比对新增办证台账,以每月20日为节点,完成系统内两项补贴的增减工作。加强对清退对象的关爱解困工作,通过慈善援助、临时救助等措施温暖人心,而非一清了之。截止3月底,大木厂镇共有持证残疾人1871人,其中1024人享受两补。坚决做到了不漏发、不误发、不多发。
培训“送上门”,实现残疾人就业“零等待”。大木厂镇残联多次邀请房县好未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对16-59周岁有就业培训需求的残疾人进行培训,累计为360余名残疾人提供了电商、实用技术、盲人按摩等方面培训,为残疾人提供技能“拐杖”。经培训,桥梁村二级肢体残疾人张鑫,在县残联大力支持下,创办了房县亿源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湖北安隆卫浴有限公司,现有车间5000平米,固定资产投资500多万元,有员工52人(其中残疾员工13人),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辐射带动周边320多户群众增收。
托养“精准化”,实现残疾人托养“零障碍”。大木厂镇残联根据类别的不同精准开展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阳光家园项目。为15名残疾人争取了托养上门服务,通过每月进村入户,帮助他们打扫居室、修剪指甲、理发、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以及心理辅导、社会适应能力辅导。提升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减轻了家庭负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辅具“按需配”,实现残疾人康复“零懈怠”。大木厂镇结合2021年残疾人基本需求调查数据,通过入户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登记康复需求,为三年内没有申请过同类辅助器具的残疾人,按照辅具适配、定向服务等项目列出清单按需适配辅具,并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适配辅助器具。截止目前,共发放辅助器具200余件。积极组织各村、社区配合医院做好白内障患者筛查,对确诊患者进行了免费复明手术。对于精神类持证残疾人,进一步简化精神病领药程序,经乡镇审批后直接到房县精神病院领药,为相关残疾对象提供了便利,截止目前,共帮助140余名残疾对象免费领药。
下一步,大木厂镇残联将继续以服务残疾人为核心,扎实工作,创新观念,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更加重视残疾人疾苦,稳步推进我镇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