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张蜜 报道:湖北房县化龙堰镇在探索乡村社会治理路径中,采取“以点带面,由少到多”的理念梯次推开,在该镇李堰村率先探索乡村社会治理新路径,以“户户走到”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为抓手,采取“村党支部+模范党员+综治调解协会”抱团运行模式,成功化解了多起邻里纠纷和疑难信访,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变“群众上访”为“党员下访”。今年年初,该镇李堰村成立综治调解协会,村党支部书记宋学进为组长,现年65岁且有40年党龄的李身龙为副组长,村两委其他干部为成员,该村充分发挥综治调解协会的作用,以村里的老党员、先进户为基本单元,采取“模范党员+村干部+群众”的模式,每名党员包保自己所在的组院,及时发现矛盾、调解矛盾、化解矛盾,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至村两委,再由包组的村干部上门解决,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这个信访问题因信访人李某辗转多地务工,证据收集不足,为防止矛盾激化,也为了当事人能够真正安心,我们必须咬紧牙关啃下来” ,该村党支部书记宋学进在一件信访积案上说。房县化龙堰镇李堰村以综合调解协会为纽带,组织老党员、老干部与信访对象见面沟通、交心谈心,组织村干部与困难群众结成对子精准帮扶,组织村民、党员干部、驻村干部等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以此凝聚人心、集聚合力。通过村干部及党员代表的持续努力,该村实现了“小事儿不过夜、大事儿不出村”,实打实将矛盾吸附消化在本村,擦亮了“美丽村居”、“和谐村居”的招牌。
变“单打独斗”为“齐抓共管”。该镇李堰村以综治调解协会为依托,为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提供一个倾诉、表达、解决的平台,该村党支部书记宋学进每周一、二固定在村综治调解协会办公室坐班,与群众话家常、聊理短,在“你一言我一句”中增加了解,增进互信。健全完善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制度,完善党员、群众代表大会、村民“一事一议”等村级自治制度,积极动员全村力量参与“和谐村居”建设中去,用每个人的“大局”观包容彼此之间的小“隔阂”,有效将邻里纠纷化解在户院网格、化解在田间地头。
变“处置在后”为“教育在前”。“通过组织学习《信访条例》,转变了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的思想误区,切实消除了信访苗头”,该镇李堰村村主任郑家炎在一次学习会上说。为提高综治调解协会老党员化解矛盾的能力,房县化龙堰镇李堰村综治调解协会在村党支部的组织引导下,严格落实“一周一学习、一月一培训、一年一评比”的学习制度,围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该村先后组织举办12期专题培训班,为综治调解协会的20余名老党员“蓄能充电”。同时,以“户户走到”和常态化召开户院会、党小组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为抓手,组织村两委干部和协会老党员召开户院会70余场次,深入宣传法律法规和各项惠民政策,引导群众依法、有序表达诉求,营造了“凭实事说话、按规矩办事”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