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系兴胜 ——记房县红塔镇兴胜村党支部书记罗明亮-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一片丹心系兴胜 ——记房县红塔镇兴胜村党支部书记罗明亮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7日

◎ 杨琦珍

人如其名,英俊洒脱,且很阳光,性格开朗, 为人豪爽,办事雷厉风行。他就是红塔镇兴胜村党 支部书记、房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罗明亮。

寒门才子 心系家乡

罗明亮 1978 年出生于穷乡僻壤的兴胜村。家 境本来贫困,又有兄妹四人读书。穷人家的孩子早懂事,为了报名费, 他每个假期都拼命砍柴卖柴挣钱。开学了,别人都按时返校,他却时 常比别人晚到,少则一个星期,多则一个月,因为学费书费不够是报 不上名的。由于地处偏远,读初中高中时,到学校得走几个小时的山路。 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心中有梦的人谁也挡不住他前行的脚步,就这样一 路走来,一心向学,历经艰辛的他终于成了一名大学生,考上了郧阳师 专(汉江师范学院前身)体育系。在大学里,他担任学生会主席和班长, 是老师的得意门生,不可或缺的助手,是同学心目中的男神。2001 年 大学毕业,他报考县里的体育教师,可没能如愿,与自己梦想的职业失 之交臂。他不甘心,他为此奋斗了这么多年,凭着他的自身条件和实力, 完全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没想到自己的教师之梦那么快就破灭了,这对于一位出身寒门的学子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是 条汉子,虽然失落但不绝望,他决定另谋出路,开辟人生新篇章。

他做生意,办企业,凭着自己良好的综合素养,事业做得红红火火。 但是一回到偏僻贫困的家乡,他又陷入沉思。他在这里出生,在这里 成长,这里的亲朋邻里,这里的山川草木,他都那么熟悉。可是几十 年过去了,家乡的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仍然摆脱不了贫困。没有公路, 人们出行不方便,信息闭塞,村民依旧愁吃愁穿,住不到好房子,吃不 上安全水,享用不了先进的通讯设备,和山外百姓的生活相差甚远。这 让他坐不住了,他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大学生,他还年轻,他不能眼看着 家乡的人们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他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 于是,他萌生了人生第二个梦想,他要回到兴胜,带领这里的父老乡亲, 甩开膀子干一场。于是,在 2014 年他当选为村主任。从 2017 年 6 月起, 他开始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肩挑。他选择了这条路,不管路途多么 遥远,沿途有多少荆棘,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踏踏实实地为村民办好 每一件事。

人大代表 情系村民

不管是作为村官,还是人大代表,罗明亮都觉得肩上的责任重大。 真正做到关注民生,为民代言,为民谋福,不是嘴上说出来的。他接手 的时候,兴胜村是红塔镇重点贫困村,全村 217 户630 人中贫困户就达 175 户,贫困人口 493 人,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要想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房县住建局袁大坤同志告诉我,他是 2014 年来兴 胜住扶贫工作队的,当时看到这里的情景感到心酸。村委会安置在两层 破房子里,下雨时,外面下大雨,室内下小雨,连一条完好的凳子都没有。 老百姓住的更惨,大都是一些土墙瓦房,有的东倒西歪。住队期间,他 亲历了兴胜六个小区从确定易地搬迁的场地、户数、户型,到审批、招标、 设计、放线、施工,一直到验收合格的全过程,见证了兴胜翻天覆地

的变化,更见证了罗明亮同志从企业领导蜕变为一个成熟、稳重、坚毅, 有着较强的领导才干和协调能力的村干部的历程。他深有感触地说:“农 村工作的的确确是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一个百姓拥戴的村书记往往比 一个局级领导还难当啊。”

村里贫困户很多,涂尚根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兴胜陈家湾的居民, 上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且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妻子有些智障,生活无 法自理;儿子患有淋巴管瘤等严重疾病,需要手术治疗。为了帮助这个 特困户,罗明亮不仅自己捐款四百,还多渠道组织捐款 17000 多元;并 且集体出资 15000 多元为涂家加固修复了房屋,出资 12000 多元打好了 他家门前的水泥路。

兴胜虽然非常贫穷,但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它有独特的峡谷地

貌,山林茂密,流域面积较广。这里山水相依,多丘陵沙壤,气候温暖, 极适合茶叶种植;这里农户养殖都采取生态放养,家禽及蛋类都具有较 高的营养价值,适合发展养殖业;这里林地面积共计 8600 亩,其中野 生竹林面积达到 2100 亩,每年竹笋产量丰富,适合发展野味加工产业; 这里远离城市喧嚣,山环水绕,森林覆盖率高,堪称天然氧吧,农家 风味独特,乡土情趣浓厚,加上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离县城二三十公里, 开车只需半个小时,很适合发展乡村旅游。根据兴胜村的优势,罗明亮 大胆提出“农特产业 + 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并得到镇政府的肯定 和支持。

有了正确的决策,明确了奋斗的方向,就要付诸行动。首先,签订 承包合同,垦复集体茶园 200 余亩,为村里的茶叶产业发展打开了局面; 成立了合作社,积极推广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目前已发展虎杖 320 亩, 牡丹 305 亩,生姜 100 亩;组织农户发展家禽养殖 3000 多只,年产蛋 达十万枚,土禽蛋包装销售也将成为兴胜村主要产业发展资源之一;采 用“招商引资”“企业股份”等多种模式成立了“湖北省武禹河旅游开 发有限公司”,为兴胜村发展旅游的主导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幸福 是奋斗出来的,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截止 2018 年,全村已脱贫 172户 487 人,未脱贫贫困人口 3 户 6 人,存量贫困发生率为 0.9%。 其中 未脱贫的,一般贫困户 2 户 5 人,低保贫困户 1 户 1 人。村民住上新房, 不再为吃穿发愁,出行方便了,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村民的脸上露出 了灿烂的笑容,这正是人大代表罗明亮所期待的。

脱贫攻坚 成绩斐然

一走进兴胜村,仿佛走进现世桃源,这里山高谷深,花香鸟语,空 气清新怡人。群山环抱,在河流山涧之中,形成了一湾一湾的小盆地。 在这些可爱的小盆地上,一条龙般建了六个居民小区。村民新房都很漂 亮,白色的墙壁,青灰色的屋顶,颇有别墅风味。广场宽大平整,健身 设施齐全,这一切真是羡煞城里人。

走进村民新居,走进两层小楼,手扶扶梯,看室内陈设,赞叹不已。 在这里,我认识了刘杰,这个年轻人是移动公司派往兴胜村住队的干部。 他说自己最初到这儿来的时候,这里有点像原始部落,一点现代生活气 息都没有,连用手机打个电话都要跑到山顶;而今,两座移动信号塔屹

立山巅,信号强且稳定,村民看电视打电话上网都很方便。

可这一切真的来之不易。为了村民的安居乐业,罗明亮事事亲历 亲为,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百姓生产生活条件。从 2015 年到 2016 年实施易地搬迁,全村建设小区 6 个,建新房 137 户,危房改造 新建 5 户,加固修复 9 户,易地搬迁 128 户,到目前为止,全村所有村 民全部入住安全房。小区配套建设也得到逐步完善,所有小区除完成精 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外,正在启动村庄环境整治,其中王家湾小区已经 竣工。

为了让村民喝上安全水,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修建蓄水池两个, 管道铺设 15 千米,安装水表 180 余块。全村的电力改造进行顺利,除 穿山堰外其他地方高低压全部改造竣工;全村硬化村级路面 9.5 公里, 户院路 1300 多平米,老百姓出行条件有了大幅改善。通讯方面增加移 动信号塔 2 座,并开通了 4G, 广电宽带覆盖率达 80% 以上,电信宽带 也接入兴胜村并投入使用。2015 年新建了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并配齐 了办公设施,修建了活动广场。村委会前的河道治理投入 300 余万元。 为了易地搬迁工作的顺利推进,在“四双”工作队的支持下,完成水毁 公路修复浆砌近 2500 米,投资近 50 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 基础。紧抓产业结构调整,拓宽群众扩产增收渠道,让老百姓真正“乐 业”。2016 年上半年垦复集体茶园 200 亩,修筑产业公路 3 公里;鼓励 百姓流转土地 100 余亩,与陵州药业、房县群胜种养殖合作社合作种植 药牡丹、虎杖及绿化苗木,使 30 余户贫困户不仅能收到土地租金,还 能有务工收入,并有入股分红,户均增收 5000 余元;对贫困户严格核 查发放“四子”资金 142 户 28 万元,发展鸡鸭 4580 只、生猪 195 头、 山羊 300 只、黄牛 65 头;种植核桃 300 亩,纳入退耕还林面积 162 亩; 鼓励贫困户成立房县清泓茶叶合作社,倡导抱团发展,引进企业发展茶 叶产业,入股诚信企业,实现村、企共建,村、企共同发展,村、企共 同盈利,使集体增收 3 万余元,用于保障靠自身发展不能脱贫的农户能 顺利脱贫。2018 年建设了“脱贫奔小康勤劳做保障”本地就业扶贫车间,让留守妇女、老人能就近打工,确保稳定增收。通过多方努力,兴胜村 形成了群众争先致富的良好局面。

全村享受养老保险 283 人,医疗救助 20 人次,技能培训 20 人次, 教育扶智 55 人,确保所有的贫困户孩有学上,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脱贫攻坚,确实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罗明亮从不把功劳揽在 自己身上。他说自己只是尽了一个村支部书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他感

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各级政府的支持。他和村民更感谢房县住建 局,湖北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房县移动公司等单位的大力帮扶。

丹心可鉴 任重道远

在罗明亮的微信朋友圈里,没有秀恩爱,没有晒幸福,只有兴胜村 的发展变化、扶贫工程的建设进度、种养殖合作社的经营状况。牡丹花 的盛开,虎杖的长势,这些都是罗明亮所关心的。他心心念念的就是 他的兴胜,连儿子的生日都可能忽略。其实他有一个幸福的小家,一 双儿女聪明可爱,妻子清秀可人又不失干练,而且是他青梅竹马的恋人, 两人从初中到大学一直同班,大学毕业,妻子成了一名体育教师,而他 当时前途未卜。妻子之所以不顾家人反对而选择了他,就是看中他的那 种正直、坦荡、执着、果敢,有上进心、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直到现在, 她从不后悔嫁给了这个忙忙碌碌的村官。在妻子眼里,罗明亮是那种能 够为父母尽孝,为家庭尽心,为村民尽责的好男人。

自从当上村官,他觉得自己肩上扛的是一个“大家”,有义务,有 责任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他经常夜不能寐,想近期如何发展、远期如 何规划,才四十出头的他头发已白了不少。村里的事情冗繁,事无巨细, 他都得操心。作为刚刚脱贫的村子,稍有不慎,随时都有返贫的可能。 虽然“两不愁”的问题解决了,但“三保障”的落实尚需一些时日。村 子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全村没有根本性支柱性产业支撑,部分贫困户 无产业,即使有产业也只是很小;贫困户脱贫主要靠在外务工收入,存

在不稳定、不确定性。精准扶贫中精神扶贫力度小、效果不明显,村 民仍然有不以贫困为耻、反要争当贫困户的思想,拔穷根的工作难度大。 由于地理位置、交通等条件限制,缺乏可持续发展、持续增收的产业。 村民发展的种养殖业的产品销路也不是很畅通。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需 要大量资金融入,公司体系实施属于初期阶段,项目***成为公司 短板,招商引资属于一个长期跟进阶段,没有前期规划及基础建设就 不能吸引大型企业来村投资,初期建设还需要政府各级给予帮助支持。 县委政府打造南潭生态旅游建设已经开始,但处在南潭片区的兴胜村目

前还没有实施……

这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兴胜村的发展还会遇到很大困难,会遇 到难以突破的瓶颈,兴胜村的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但有胆识,有魄力, 有能力、有信心的罗明亮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他将一如既往地带领 村两委,严格按照上级党委要求,贯彻执行党的相关政策,不负领导和 帮扶单位的厚望,力争让兴胜村的工作更上一层楼,让兴胜村的老百姓 过上更优质的生活。

他坚信,作为一村的“领头雁”,把全村的工作做好,既是共产党 员的本分,也是一名县人大代表向人民呈交的最好答卷。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