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金牛星” ——记湖北大木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安明-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大山里的“金牛星” ——记湖北大木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安明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7日

大山里的“金牛星”

——记湖北大木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安明

◎ 余策星

牵牛星的传说

每天凌晨,有一颗明亮的星星提前出现在东方 天际,这预示着太阳要升起来了,农民要起床去放 牛了。久而久之,老百姓就把这颗星星叫作“牵牛

星”,又叫金牛星。

说起“牵牛星”,还有一个神话故事。

一个混沌的圆球中孕育着盘古。盘古摸到一把 斧子,用力一挥把圆球劈成了两半。清而轻的上升

为天,浊而重的下沉为地,不轻不重的浮在半空中转化为云雾。这时, 天上有神仙,地上无人烟。女娲捏泥造了很多人并用自己的乳汁养育他 们。女娲没有那么多奶水了,就求教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叫他们种庄稼, 兴五谷,并派神农炎帝教大家耕种五谷。可粮食产量很低,不够吃,神 农炎帝又去问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派出金牛星下凡传旨:“一年四季时 艰难,春耕夏锄冬炕田;收的庄稼不够吃,人平三天一顿饭。”

金牛星却把圣旨传错了,他说:“一年四季时艰难,春耕夏锄冬炕田; 秋收冬藏匀着吃,人平一天三顿饭。”

这下子就坏事了,粮食更不够吃了,饿死了很多人。玉皇大帝知道

原因后说:“金牛传旨话说反,天下百姓在饿饭。贬你凡间去耕田,百 姓吃米又吃面,罚你吃草和秸杆,叫你一身不使闲,三十吃盆黄豆面, 算你辛苦过个年。”

金牛星被贬到凡间后化为耕牛给农民拉犁扯耙,耕田犁地,推磨拉

碾,从不使闲。吃的是青草、庄稼秸杆,到了腊月三十时,才能吃到一 盆黄豆料。

金牛星勤奋、憨厚、老实、温顺,得到了老百姓的爱护。人们都 喜欢让自己的儿女和金牛星一起玩耍;金牛星上山吃草,下河喝水,都 让小孩子骑在自己背上做伴。年长月久,一个“放牛娃”的名词诞生了。 金牛星为放牛娃娶回了天上的织女星,织女星又把天上纺线织布的手艺 传给了民间,从此人们有了衣服穿,人们更加喜爱金牛星了。

织女星后来生下了一儿一女,金牛星也在劳作中慢慢地老死了。玉 皇大帝见金牛星听话守时,便封它为启明星,并规定启明星一出,太阳 一定要起来,一天便开始了。从此以后,谁家养牛谁富裕,是金牛星带 来的福气。

在房县大木厂镇东河村就出了一个“金牛星”,他就是带动大家养 牛致富奔小康的“养牛大王”、湖北大木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房县牵 亿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张安明。

张安明早年外出打工挣钱,富裕后不忘家乡,携资千万回家办起了 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乡邻致富。2014 年被大木厂镇委员会、镇 政府授予“企业之星”的荣誉称号。2016 年当选县人大代表。2017 年, 被房县县委、县政府授予“返乡创业,致富乡邻先进个人”称号。

百岁老人叙家史

在采访张安明时,见张安明的奶奶,百岁的寿星马登英。老人出生 于 1917 年,耳不聋、眼不花、口齿清楚、记性好,还能穿针引线,她 给自己穿的衬衣上加补荷包。她说:“买的衣裳都没得荷包,我给重孙

儿重孙女们装个果果的地方都没有。”

我们好奇地要马登英谈谈这一百多年的变化和她整个家庭中的变 迁。她说:“我娘家在板桥铺村灌畈沟,后来叫顺了嘴喊成了管饭沟。 十二岁那年,公历是 1929 年,当地闹土匪很凶,有贺老九、李成辉、 张连三几股。张连三最坏,他的‘十大队’五千多人,在房县烧杀抢掠 达十个月之久。从县城逃难过来的人说‘十大队’见东西抢东西,见粮 食抢粮食,见了妇女就强奸。我父母怕我遭土匪,把我给到大木厂贬子

河的读书人张平礼为妻,那时还小,直到十六岁才‘圆房’。”

马老奶奶说:“那时候,做庄稼的人每天都提心吊胆的,你在田地 里做活,还得安排一个人把风,一有人影马上就找地方藏起来。就这样, 土匪还光顾了几次,幸亏我们躲得早、藏得好才没遭到土匪的骚扰。

“那时候,土匪抢不到东西就抓人,抓到人后叫用钱去赎,无钱赎 就杀人。那简直不是个社会,总是今儿听说哪哪杀人了,明儿听说哪哪 杀人了,都吓得不敢出门,跟龟孙子一样。光大木厂马进洞就有一个叫 杀人场的地名,那里前后被杀了十几个人,真是血流成河。‘宁做太平 犬,不做乱世人。’这可真是的,在旧社会,活一个人真的连狗都不如。 到了新社会,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穷人翻了身,有地种,有饭吃,不躲 土匪不怕兵,做庄稼也安心,安心安意当农民。可那时候我们家大口阔,

生活仍然十分困难,一家子起早贪黑还吃不饱。”

马奶奶前后生了六个儿子两个姑娘。在那时,全国物资匮乏,粮 食不够吃,穿衣要布票,不掺野菜不做饭,一件衣服大人穿了娃子穿, 每件衣服都有补丁,那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家中没 有隔夜粮,老鼠子饿得跑坡上。马奶奶记性好,话说得又快又急又风 趣。马奶奶说:“老一辈人说儿女多,福气多。我说呀,儿女多,受罪多。 每个儿子说媳妇都艰难,我还有一个老五就因为家庭困难,说不来媳 妇,招在土城花楼门,给人家当了上门女婿。还是改革开放,给我们 一家子带来了幸福的生活。我的孙子小明娃子兄弟三个,从广东、广西、 四川带回来三个外地媳妇,给我生了一窝窝子重孙子重孙女。我们现在

合总算起来,一共有 102 个人了。我们是五代同堂,每年到了冬腊月间, 读书的、打工的都回来了,这个给我买吃的,那个给我买穿的,有的还 带保健品,给我钱用,顿顿吃饭都开席,真正是‘家和万事兴’。”

张安明就是马奶奶口中的“小明娃子”。张安明是八十年代的人, 他虽然是生在文革后,长于开放时,却走了一条相当曲折的人生路。小 学时,母亲因病早逝,幼年的张安明在父亲和奶奶的呵护下,坚持读完 了小学。小学毕业后,懂事的张安明便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给村上一家 养牛户放牛。放了一年牛又回到生产队做了一年农活。

这时候,看到大木镇上一批批外出打工的人都挣了大钱回来,张 安明也决定出去闯闯,这一年他才十五岁。张安明南下广东,在东莞 找工作时,住桥洞、睡马路,渴了喝自来水、饿了就吃最便宜的馒头。 他走遍了东莞几十个镇,终于找到了一家台湾商人开设的线带厂打工。 知道人间艰辛的张安明,能吃苦,爱学习,赢得了台湾老板的信任。张 安明从学徒工干起,干到机修工,一步步升到了小组长、课长、车间主任、 主管生产的副总,成了线带厂中素质全面的技术人才。在工作中,身为 副总的他与主管销售的四川南充打工妹、女大学生陈静认识了,慢慢地 从工作关系发展到了恋爱关系。

经过十年的摸爬滚打后,张安明看准了市场,决定自己开办工厂。 他和已经成为爱人的陈静商量,脱离厂家,自己创业。很快,张安明辞 去了年薪十几万元的副总经理位置,和爱人重新开办了一家线带公司, 在家乡招工六十多人。经过苦心经营,三年就赚回了两千万。

有了本金,张安明把眼光瞄准了国外市场。2011 年,张安明在越 南胡志明市又开办了一家线带工厂。张安明也从一个放牛娃子,成为跨 国公司的总经理。

从跨国公司经理到“放牛娃”

2012 年 2 月 5 日,在张安明回家过年的时候,大木镇镇委书记熊 伟亲自登门做工作,请张安明回乡投资创业,带动家乡父老乡亲走共 同富裕的道路。张安明是大木厂人,对大木厂这片土地有深厚的感情, 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和父老乡亲们办点实事也是自己的愿望;书记的邀请 坚定了他回乡创业的决心。但张安明知道,自己轻车熟路的线带厂是不 适合于在大山区里开办的;他通过市场考察,决定利用家乡丰富的物资 资源和优惠政策,投资开办一个肉牛养殖工厂。

2014 年 2 月,张安明带回两千多万元资金,在全县首届回归创业 大会上,与家乡大木厂镇政府签订了“牵亿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投 资协议;当年从山东、河南,一次性购回“西门塔尔”和“利木赞”母 牛 75 头,并购回相应的技术、饲料加工机械。头一年,肉牛数量增加 了一倍。张安明又从四川南充聘请了四川石油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 陈余,担任饲养技术人员和兽医,并任命陈余为“牵亿肉牛养殖专业合 作社”的场长,全权处理工厂的一切事务。毕业于四川石油大学的高材 生陈余不负重望,在养牛车间安装监控,音乐播放器;在养殖技术上实 行饲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的“三统一”,并推广到全大木厂镇 的各个村,对庄稼的秸秆、青草、饲料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管理。

牵亿肉牛养殖为二十多名特困人员解决了就业难题。东河村的马明 成今年 43 岁,他和刘运喜在这里打工养牛,每月工资 3500 元,比出外打工挣的多;业余时间上山割青草卖给养殖场,又多一份收入。

“牵亿肉牛养殖”的饲料需求量大,公司与周边的土城镇、化龙镇、 红塔镇及郧阳区都签有秸杆回收合同,有效地解决了农村中“庄稼收上 岸,秸杆一大片,风吹太阳晒,点火都烧完”的难题,既减少了环境污染, 也为农民开辟了增收的路径。到了庄稼收割季节,张安明派出车去收 购秸杆,直接到农民地头收秸杆和干草,现钱现货。实行了秸杆回收后, 农民又高兴地总结出一段顺囗溜:“庄稼收上岸,杆草一起砍,捆起过 秤称,又卖一道钱。”

张安明创办“牵亿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目的是要带活家乡经济,带富家乡百姓。在牵亿肉牛养殖让村民看到了成功之后,张安明就全面 实施“牵亿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计划,他以十分优惠的合作方式为 村民提供牛崽、技术报务和饲料,并和养牛户签订回收合同,全方位地 扶持家乡的养殖事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东河村贫困户刘吉军和刘 继坤已经在养牛中尝到了甜头,牛的数量每年都翻倍地增长,收入可观。 现在牵亿肉牛养殖场内有大小肉牛 486 头,与周边乡镇签订了上万亩的 流转土地种植牧草的合同。张安明成了名副其实的养牛大王。

在谈到发展前景时,张安明说:“等肉牛年出栏达到一定数量时, 计划再开办一个屠宰加工厂。因为通过市场观察,看出牛肉市场变化 不大,而且稳中有升,加工牛肉成品投入市场,能够起到稳定物价、丰 富百姓生活的作用;对家乡来说,可以达到消灭贫困、长期富裕的目的, 是一项精准扶贫帮困的长久措施。

张安明从小放牛,不仅对牛的脾性非常在行,也对养牛产业的综合 效益了如指掌。他说:“牛粪是无污染的天然农家肥,我们在喂养肉牛时,

把牛尿回收,制造沼气,用来照明、加工,减少费用开支;牛粪被加工 成有机肥料,无偿地支援农民用肥。另外,还征用了 160 亩本村流转土地, 用牛粪来养殖蚯蚓,蚯蚓是高蛋白,可以投入到江河湖海塘堰的鱼业养 殖中,为钓鱼爱好者提供钓饵,这都是收入。” 采访完毕,张安明引导 大家去参观了他六大间场房中喂养的 486 头肉牛。

在张安明办公室的宣传栏中我们看到写的标语是:“每天吃牛肉, 强壮中国人。优质牛工程,我们在行动。”而“牛以安为重,肉以质为安” 是陈余场长从电脑中输出来的宣传口号。从中可以看出牵亿肉牛养殖的  追求。

张安明,一个从深山老林中走出来的放牛娃,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 和社会经历,为大山区的精准扶贫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把工厂建在乡亲家门口

2018 年 6 月,张安明把投入在国外的资产收回来,又在地方农商 银行支持下,贷款七十万资金,在大木厂镇马回湾口上办起一家“雄耀

体育扶贫车间”。

这是一家以生产运动休闲鞋为主的企业,目前厂房占地面积 3500 平方米,已有配套 生产线四条。公司采取先培训再上岗,培训期为三 个月。培训期间每天发放工资为五十元,上班时间公司免费提供午餐, 为偏远地区的学员提供食宿。

公司招聘的工人主要是扶贫对象,年龄在 18 岁至 48 岁的家庭妇女。 为了解决女同志照看老人和带孩子上学的困难,张安明在工厂内办了一 个“四点半学校”。在学生四点钟放学后,厂里的辅导员把学生接进工厂, 统一安排在专用的教室中照看,并辅导他们完成作业,让他们的母亲安 心安意地在车间中工作。

工厂车间一律实行按件计工,就业妇女活动空间很大,中午可以在 工厂食堂中带饭菜送回家中,解决老人的午餐;工作到下午六点半下班

时,到“四点半学校”接回自己的孩子一起回家。

张安明这种“把工厂建在村头,把学校办在厂内”的作法,赢得了 群众的拥护。开业以来,已经解决 185 名扶贫对象的劳动就业,她们最 高月收入达到四千元,最低也在三千元。住在大木东沟双河村的刘运兰 对我们说:“我们不出乡镇也能打工挣钱,还能照看老人和孩子,这都 是张安明给我们带来的福气。”

房县是一个畜牲业大县,家家户户才有养殖的习惯,作为“牛馆” 的张安明当选人大代表后在提建议时自然对畜牲业“偏心”,他会同其  他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请求政府加大对畜牲业发展支持》的建议得  到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专门出台了房政办  发 2017(98 号)文件,这个《关于对市场主体,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  设帮扶意见》,对畜牲业等农业八大产业进行大力扶持,使之成为群众  脱贫致富的重要途经。

在大山里长大的放牛娃张安明又回到大山,为自己也为家乡开辟了 致富之路,他不愧是一颗耀眼的“金牛星”。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