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展辉和他的学生
十堰日报 记者党立杰 通讯员 郑全喜 望家龙
初冬时节,千里房陵,空气清新,暖阳融融。记者来到房县尹吉甫镇玉堤小学,遇到了一位特别的教师:他,在大城市做工程师,却不要任何报酬,甘愿陪着山里的孩子走山路上学堂,播种志愿服务的种子。他就是今年2月来到该校的乡村支教志愿者——邬展辉。
“这群志愿者非常有意思,他们一定要到最偏远、最困难的地方任教,推荐他们到条件稍好的学校但都被拒绝了。”房县教育局人力资源办公室负责人郑永华介绍,在房县,像邬老师这样的志愿者共有27名,他们志愿申请到房县土城、青峰、尹吉甫、门古寺、白鹤等偏远的乡镇无偿支教。
房县尹吉甫镇玉堤小学现有学生186名、教师15名,邬展辉是其中1名特殊的支教教师。“这儿太需要教师了,我原计划在这里工作一个学期的,没想到快1年了。”邬展辉笑着说。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邬展辉在广州有一份工程师的工作,2018年底无意间在网上发现湖北山路心路公益支教的信息,了解到中国现有6100万名留守儿童,在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下,他们拥有了美丽的校舍,上学不用交学费,还吃上了免费午餐,但乡村教师依然紧缺。
邬展辉说:“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没有老师,一切为零。”乡村学校缺师资的现实深深触动了邬展辉,他深思后决定报名一试。没想到湖北山路心路公益组织很快回复了他,希望他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至少支教1个学期,没有任何报酬,学校只提供食宿,从广州往返房县的路费需个人承担。说服家人,安顿好工作后,邬展辉便投入由湖北山路心路志愿者服务中心和房县教育局组织的统一培训中。培训后,他被分配到玉堤小学支教。
“第一次看到群山环绕的房县感觉很美。”邬展辉介绍,玉堤小学比他想象中要好很多。 “如果没有邬老师,这学期一二年级30多名学生的数学课就没有老师教。”玉堤小学校长赵平介绍,邬老师的到来不仅有效缓解了学校师资不足的压力,而且他的工作作风、为人处事等方面也对学校产生了深刻影响。邬展辉用企业高效办公管理办法管理班级,成效明显,老师们纷纷向他学习。
采访中,邬展辉向记者展示了他自己制作的学情分析表。他说:“既然做了教师就不能误人子弟,一要关注学生们的身体、心理健康,二要通过有效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为了“不误人子弟”,邬展辉一边做足功课,上好每一堂课,一边进村入户家访。“通过家访我收获很大,更加深刻感受到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刻不容缓。由于缺少父母陪伴,留守儿童普遍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老师的职责就更大了。”邬展辉说,教育要从细微处着手,比如教孩子做人讲诚信、做事有条理、做学问要严谨等,都得从小开始教育。学生学习成绩可能落后,但做人做事千万不能输在起跑线。
邬展辉介绍,在近1年的从教经历中,最让他感动的是今年教师节。当天一进校门,他就看到学校电子屏上送给教师的祝福语,瞬间让他有一种自豪感。课间,学生们送给他很多手工礼物,他很感动。邬展辉说:“走进大山,做山村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因为割舍不下山村孩子,邬展辉决定继续支教至2020年7月,他要把班上16名二年级学生送进三年级才能放心离开。
得知邬展辉老师终究会离开学校,学生张春悦懂事地说: “邬老师虽然不能一直陪着我们读完六年级,但我们会永远记得他。”
郑永华介绍,招募支教志愿者是缓解房县山村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举措,这些志愿者传递的奉献、友爱等美德,会让山村孩子们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