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三个目标” 着力提高政法机关公正廉洁执法水平
作者:
陆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3日
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和首要的政治任务。近年来,房县坚持“整体推进、着眼根本、注重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提高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三个目标,着力解决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力维护了全县社会政治稳定
一、 以提高执法能力为目标,大力加强教育培训。
政法各部门应着眼于提升干警实战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培训机制,坚持送出去培训提高与培养本地“小教员”巡回授课相结合,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激励和支持干警开展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下大力气抓好干警的轮训和岗位培训,重点轮训基层庭科所队长和一线执法干警,抓基层,打基础,切实提高一线干警把握运用法律政策能力、做群众工作能力、信息实战应用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切实解决说不过、追不上、打不赢、判不明和案结事不了的问题。
二、 以提高执法水平为目标,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要像企业抓产品质量管理那样抓好执法规范化建设,政法各部门要立足长远,突出重点,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抓住立案侦查、批捕起诉、审判执行、监管教育等容易出问题的重点环节,加强制度建设,细化执法标准和执勤、处突工作规范;严密执法程序,预防和减少执法随意性,确保不出现“瑕疵”案久拖不结的案件。一是突出执法质量,促进执法规范。要以执法考评机制建设和执法档案规范化建设为重点,针对容易发生执法偏差的重点环节、重要岗位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薄弱环节,严格执法规范,细化执法标准,实行执法责任终身追究制,将执法业绩纳入干部选拔任用重要依据。二是深化服务型政法机关创建。要突出服务重点,创新服务方式,延伸服务触角,从老百姓最关注、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按照具体、实在、可行的要求,制定出台便民利民举措,并狠抓落实。三是突出日常管理,强化目标责任。政法各部门应加强行政、后勤制度建设,修改完善日常管理一系列制度,对经费收入、支出、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审计、节能工作、车辆管理等工作进行规范,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三、 以提高执法公信力为目标,大力加强执法监督。
一要以公开促公正。深化警务、检务、审务和司法行政公开工作。除法律规定保密的情况外,执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都要公之于众,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执法办案网络化建设,建立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核等执法办案新机制,讯问、拘押、庭审、监管场所等实行全程录音录像,提高执法工作监督效能。二要以监督促公正。政法部门要重新修订完善执法责任制、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真正抓好落实,预防和减少违法案件的发生。要完善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案件协调和执法司法接受人大、政协、舆论监督、评议机制,进一步加强执法档案规范化建设,充分运用执法巡视、案件评查、执法考评等手段,及时纠正执法偏差,确保不出现人情案、关系案。三要以廉洁促公正。要强化作风养成,增强政法干警的廉洁自律意识,要坚决执行政法机关各项禁令禁规,完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政法干警违法违纪案件。加强教育管理、巡视督察和作风整顿,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纪律作风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对违法违纪苗头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理,防微杜渐。加强正面宣传,把握正确导向,防止负面炒作,弘扬社会正气,塑造政法机关良好形象。加强政法特色的文化建设,努力建设和谐政法单位、和谐警民关系,营造一种宽松的、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提高整个单位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素养。 (作者系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