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尽黄沙始见金-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吹尽黄沙始见金


作者:况建斌 蔡光义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2日
大木厂镇位于房县最北端,处于房县与十堰结合部,教育亚发展地位是不争的事实。多年来,“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强镇的发展不能同步”、“中考上线人数与人口大镇不成比例”、“教师爱岗敬业意识不强”等词条似乎是大木教育终身的标签。而今天,正有一群人,悄然在这片只出产红薯的贫瘠土地上抒写出着一种精神——大木教育精神。
深秋时节,记者慕名走进这片热土地。

大木厂镇中心学校校长张祖明(中)与学校负责人共谋学校发展蓝图。


校级运动会


口头作文大赛


学生寝室一角
 
        一个承诺:知耻而后勇
        大木厂镇教育的历史,一度让人揪心:教学质量在全县无位次,校舍陈旧,办学条件差,教师人心涣散,上班不上进的现象时有发生,生源偏远又分散,“打工经济”导致学生流失率非常大。
        中心学校校长张祖明于2007年10月上任时,大木厂镇的教育依然低迷。当时很多朋友都笑话他“苕”(苕即红薯,房县方言中苕就是傻的意思):放着城里安逸的生活不过,来这儿挑烂摊子。而不善言辞的张祖明偏不信这个邪,他在上任的第一天,就在工作日志的扉页写下这样几个字—— 知耻而后勇。
        当时不少人都观望张祖明的三斧头,但经验丰富的他却只是召集各学校的负责人深入探讨克服种种弊端的办法,带领中心学校一班人逐个学校熟悉情况,而后与各学校负责人签订了一份内容详细、管理严格的责任书。见此情景,很多人不以为然的说:“张祖明在作秀!”        
他确实没有作秀。从签订责任书的第一个周开始,他就轻装上阵,按中心学校成员分工深入到所有学校逐一对照责任书督导落实。因为刚刚上任,很多教师都不认识他,所以他总是很轻易地在教室里听课,在寝室里嘘寒问暧,在食堂里尝饭菜,在师生座谈中调查。“防不胜防”是当时各学校的流行语。
频频突袭,着实让老师们紧张了。教室寝室,备课教学,卫生安全……这些平时应该严格关注的环节,制度慢慢完善了,每一个环节都有责任人,签订有责任书,严格考核兑现。教师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比、学、赶、超的氛围逐渐浓厚,大木厂镇的教育面貌正在迅速转变。
        知耻而后勇,一句承诺吹响了大木厂镇教育大发展的集结号!

        一个信念:架起学生成长的“金桥”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如果说这句话是教育教学的真谛,那么大木厂镇196名教职员工就是最忠实的实践者。
        育人先育德
  大木厂的教育界,有这样一个共识;不以分数论成功,育人必先育德。近年来,该镇考评学校学生多了一把尺子——品德、品行。为了将无形的德育工作化为具体的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各学校从文明礼仪和忠、孝、雅、诚、仪等教育活动入手,强化中小学生品德养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激励学生争做一个有道德的学生。
  各学校把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首要工作,以课堂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为辅,结合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使学生心中有祖国、有集体、有他人。学校月月有德育活动主题,通过唱革命歌曲,看爱国影片,举行演讲比赛,弘扬尊师重教,重温艰苦奋斗,培养文明礼貌,规范日常行为;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文艺汇演、游艺活动、运动会,展示学生的才艺和发掘学生潜力,培育学生的集体意识、协作意识。
  与其同步,教师向全体学生及其家长公开师德承诺,开展“五评”活动(社会评教育,家长评学校,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教师,教师评校长),每学期举办一次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活动,邀请人大代表代、政协委员、社会知名人士参加为师风监督员,聘请派出所指导员为法律副校长,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锻造师资队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的本质就是使人得到发展,学校发展必须促进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大木厂镇正是通过锻造师资队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教师强练内功。以大木厂镇中学为例,该校现有教师45人,专职教师38人,他们绝大部分学历都是中师。为此,学校倡导“若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的理念,鼓励教师通过自学、函授、自修、农村中小学素质培训、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学历和业务能力。目前,该校教师学历100%达到专科,70%拥有本科学历。
  立足课堂要效益。通过教育局多次常规教学视导,教师们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低效率的课堂就是最大的浪费”。因此,各学校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准备不够、缺乏热情、只教不管的问题,提出 “五有五会”,教师“五有”:即有充分准备,有火热激情,有生本意识,有课改味道,有课后反思。学生“五会”:即会计划,会自学,会合作,会提问,会改错。在该镇,中心学校领导和各学校领导随时进课堂、听评课成为一种习惯。例如大木小学实行了推门听课“三环节”要求(对照评价细则听课,听后检查教学设计,课后查看教学效果),有力的保障了课堂高效率的实施。
  提倡集体成长。该镇各学校不定期举行教研活动,按学科分组,每组每周都有一个固定教研日,通过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教学反思,让教师互相查缺补漏,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要求教师每人每学期都要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案例、教研论文、教学后记。三年来,全镇教师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省级4篇,获市级论文、案例、反思奖励达30余人次,蔡光义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生本教育让物理课堂活力四射》在《中学物理》2010第六期发表,实验管理员罗礼文的自制教具获省级奖励。同时大力推行“青蓝工程”进行“传帮带”活动,收到良好效果。今年,体育教师林巧改带数学后,在尤永银老师的帮带下,2010学年考试她所带的七年级数学成绩位居全县第11位。
  构筑安全防护墙
  “校园安全,责任大于天”。教育局领导系大木教育安全,时常深入到学校食堂、宿舍现场办公,指导学校安全管理。
  近几年来,该镇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为全镇教育投入人防、物防、技防建设资金达20万元,安装视频监控探头12个,为各校添置了警棍、头盔等一批防暴器材。同时,为全镇各学校配备了专***保卫人员。
  为确保安全工作不出丝毫纰漏,大木厂镇党委书记、镇长丁选清经常率领镇综治办、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到学校查隐患、保安全。各学校充分利用集会、活动、讲座、橱窗、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每周利用政训课、班会进行安全专题教育。学校与每位教师签订安全教育管理承诺书,严格考核兑现。在教学楼的每个楼层、楼段,课间休息一定有教师值班,严防疯狂打闹及踩踏事故。所有学生寝室采取封闭式管理,完善寝室卫生设施,确保晚间入厕不出寝室。
  在此基础上,各学校加大饮食安全的管理力度,学生所需的粮油均采取配送制,蔬菜与农户签订供需协议,确保蔬菜新鲜无污染,而且全面推行试餐制,值周教师在学生开饭前半小时先试餐,班主任与学生共餐,确保学生饮食安全。
  此外,各校都组建师生巡逻队,在学生上学、放学时路途巡逻,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一串脚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有一组数据令人欣慰:2008年、2009年、2010年,大木厂镇分别为重点高中输送人才21人、26人、34人;
  有一组荣誉非常耀眼:近三年,该镇中心学校、中学、小学先后被县委县政府、市县教育局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教师管理先进单位”、“学     校安全管理先进单位”、“教育教学目标管理二等奖”、 “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五四红旗单位”、“后勤管理先进单位”、“放心食堂”、“房陵文化进校园一等奖”等。
  面对大木厂镇教育教学取得的骄人成绩,为大木厂镇教育倾尽心血的镇党委书记、镇长丁选清自豪而又语重心长地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是的,虽然为留守学生设立了亲情电话,教师与学生真正结成了帮扶对子,学校也挤出资金对特困生、单亲家庭学生每月给予20元的补贴,每个星期天都有老师陪护,但这个问题的彻底解决依然任重道远;
  是的,刘擒虎老师还在为学生培优补差,指导学生竞赛;薛吉芬老师还在为班上思想动荡的学生做思想工作;妻子遭遇车祸却无暇照顾的张礼军老师还奋战在三尺讲台上;顾不上关心自己正上高三的儿子,却把满腔的爱撒向毕业班学生的刘新平老师——他们创造了大木教育精神,他们正在为大木教育精神增光添彩。
  从这个意义上讲,确实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深信:196双脚印的汇集,一定能开创大木教育更新更好的未来。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