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财政局党员在当地红军烈士塔缅怀革命先烈
房县人民检察院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易地扶贫搬迁户喜圆住房梦
房县非公企业工委组织开展党史党规知识竞赛
县领导收看“党在我心中”百姓宣讲报告会实况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特约记者 杜达巍 通讯员 刘夏丹 车群 报道:“全县上下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政治敏锐性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近日,房县县委书记蔡贤忠在全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要求。
中央、省、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之后,房县县委先后6次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市委精神,分层分类、自上而下研究部署全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县四大家党员领导干部分赴各自联系乡镇、联系单位,指导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县849个支部以“支部主题党日+双十星”为载体,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并将做“合格党员”的动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
致力“理顺组织关系”,夯实学习教育基础
年初以来,该县按照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把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当作一场理顺党员组织关系、规范党员管理秩序、提高党员管理水平的硬仗,严格按照 “五个务必”的要求整体推进。
规范组织设置。按照 “宜建则建、宜留则留、宜并则并、宜撤则撤”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党组织设置,明确党组织的隶属关系,理顺管理体制。
完善党员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党员档案管理制度,逐步推进党员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做好党员基本信息电子录入工作,抓紧筹备建设 “基层党组织动态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覆盖、互联互通的“党建网站联盟”。
提升党建信息化水平。该县849个党支部均建立支部党员微信群或QQ群,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管理,通过网络新媒体组织党员学习、加强教育管理、提供咨询服务,统一党员思想行动。
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突出问题导向,结合实际科学制订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转化方案,选优配强“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进一步完善制度,激发党员队伍活力。目前,全县18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已经完成整改转化。
致力“分类别指导”,留足自我净化空间
该县县委成立 “两学一做”协调小组,下设1个办公室、5个分类别指导小组、6个督导组。各类指导小组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单位特点进行分层次分类别指导,做到具体化、精准化、差异化。
在方案设计上因地制宜。该县在总体方案与省市同步的基础上提出 “1+X”实施方案,即以县委名义下发全县总体实施方案,再结合卫生、教育、非公企业三个行业特点,下发3个子方案,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在学习内容上因材施教。该县在学习中央规定篇目的基础上,教育系统还增加了 《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卫生系统号召党员医生学习系统内席连英、章先寿、郑艳丽、雷禹、柯凤琴等业务骨干;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引导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讲话精神。
在目标要求上因岗定位。在组织党员争做合格党员的基础上,该县教育系统号召全体党员教师自觉践行“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好老师标准;卫生系统以“三好一满意”活动为载体,组织党员争做“十佳健康卫士”、“护理标兵”;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引导党员争创 “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
在学习方式上灵活安排。该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支部利用班组党课、项目党课、工地党课满足党员学习要求;一线教学单位利用每周例会组织学习;窗口单位采取小型、分散的方式组织学习;流动党员就近编入一个支部,组织参加学习教育。
致力“党员受教育”,提升党员精神区位
该县下发“支部主题党日+双十星”指导方案,把每个月的第一个周四定为 “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日。县 “四大家”党员领导干部结合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确定一个联系村、一个联系单位,全程指导并参与联系点 “两学一做”及“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各级党组织书记按照 “三会一课”要求,查阅资料、准备党课,授课内容从中共党史到房县红色政权的建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作风建设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内容丰富,意义深刻,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党员普遍受到教育。
规定动作与市委同频共振。全县849个党支部严格按照市委规定动作流程规范开展活动。创新“双十星”争创工作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 “十星级公务员”、“十星级员工”争创,3549人参与争创活动;科学设星,围绕服务精准扶贫、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党员活动日、“双建双培”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重点工作设置5颗个性星;具体承诺,突出岗位职责、便民服务、兴办实事承诺,确保每项承诺可操作、可量化、可评定;务实评议,确保不走形式,评议结果能够得到更好运用。
自选动作显示地方特色。房县是老区,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通过开展“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老党员增强了使命感,年轻党员增强了归属感。县人民检察院、财政局、文体局、移民局等单位组织党员赴红军烈士塔缅怀革命先烈;县机要局、史志办、科协、地震局、诚信汽配、嘉禾米业、天龙石墨等单位联合组织党史党规知识竞赛;县国税局、行管局、老干部局、财政局、尹吉甫镇、城关镇、军店镇等单位号召党员向“感动房县十大人物”代大明同志学习。
党员自我意识逐步回归。通过开展规范的党内民主生活会,增强了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党员身份回归了本位,党员形象回归了本色,党员作风回归了本分。县农业局、人社局、青峰镇号召党员向十堰市 “最美共产党员”高德珍学习,深入农村、沉下身子,督导精准扶贫;五台乡、沙河乡、青峰镇、尹吉甫镇、野人谷镇、红塔镇、化龙堰镇、城关镇、回龙乡、中坝乡、门古寺镇、军店镇等乡镇组织党员干部群众4000余人,奋力抢修暴雨灾害中受损的基础设施,全县81个机关党组织、22个事业单位党组织与268个受灾村结成帮扶对子,落实抗灾资金430多万元。
党内政治生活日趋规范。全县849个支部 、18000名党员严格按照要求,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党员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专题讨论,各级党组织书记人人讲党课,切实承担起治党管党的第一责任。
致力“群众得实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该县各级党员干部坚持学在深处,做到实处。通过开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该县各级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党员意识得到增强,党性进一步凸显,全县党员干部奋战在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精准扶贫、抗灾救灾第一线,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上。
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元至5月,该县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17%;外贸出口2395万美元、同比增长146%,高于省、市平均增幅;工业总产值30.5亿元、同比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2亿元、同比增长12.5%,农产品加工产值31亿元、同比增长20.6%,增幅均位居全市前列。
有效投资升级增效。开展 “项目建设年”活动,坚持外引内培并举,向上争取项目148个,到位资金14.4亿元;招引项目25个,到位资金25.6亿元;年初确定的102个重点项目开工72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环城一级路、县乡道改扩建、方家畈水库、 “四馆一家”等项目快速推进,北京聚蜂堂中华蜂蜜、北京商会三产融合、忠和酒业十万吨料酒、武汉三三集团红豆杉种植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户,葵花药业重组武当金鼎制药后年税收有望突破1000万元,武当动物药业与修正药业进行长期战略合作,裕丰科技与随州炎帝公司成功联姻,挂榜岩、岩屋沟、军店老街、黄酒民俗村等景区建设顺利推进。
生态发展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深入推进“绿满房县”行动,完成植树造林5.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7.6%。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药、林菜、林畜禽套种套养模式,林下经济总面积达17.8万亩。全面推进生态创建,累计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市级生态乡镇8个,省、市级生态村132个。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建集中式人工湿地10个、污水收集管网24千米、沼气池1640口。
精准扶贫取得阶段性胜利。按照“大产业、大搬迁、大保障”战略,认真落实产业发展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民政保障兜底一批、医疗救助一批、助学扶智一批“五个一批”的扶贫措施。产业扶贫方面,按照贫困户每户2000元的补助标准,拨付产业扶持到户资金2240万元;统筹资金2000万元,设立扶贫贷款担保金,金融机构按照1:10比例放大,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4亿元;整合资金500万元,建立产业保险基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产生的保险实行全补。易地扶贫搬迁目前已完成89个村127个安置点的选址测量及规划设计,启动建设集中安置小区96个,建设安置区道路40公里,铺(架)设管网30公里、电网20公里。保障扶贫方面,启动低保动态管理工作,实现保障兜底3.5万人的目标,累计实施教育救助8550人、医疗救助22496人。
民生持续改善。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9%,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例达到75%;启动了三个危旧片区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实施了7条背街小巷泥巴路综合改造;土城镇土城村等12个村落被命名为“宜居村庄”;社会救助标准提高,农村低保保障线由2280元/年提高到2820元/年;城市低保标准由家庭月人均收入400元/月提高到450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