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监管盲区 严防“小官大贪”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逐步深入,反腐倡廉力度日趋加大,各乡局级单位都能自觉主动、率先做为,以良好的政风带好社风、民风。但有些职能部门的二级单位、乡镇基层站所和村居等因“上级无暇管、同级无力管、下级无权管”而形成监管盲区,县纪委针对这些监管“真空”,率先成立东南西北四个办案协作区,开通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绿色通道”、出台《实名信访举报“双向承诺”制度》、《违反八项规定精神有奖举报制度》等,就近交叉、跨行政区划受理举报、查办案件,克服“人熟事熟执纪难”的尴尬局面;党风政风监督室及3个派出纪工委也“下查一级”,深入各乡镇基层站所和村居、二级单位巡查、监督,全年共函询站、所、院长16人,约谈村(居)干部58人次,立案查处39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有效预防“小官大贪”问题的产生。
紧盯权责对等 严防“狐假虎威”
有权必有责,权责要对等。梳理官员腐败案例可发现,秘书、司机、亲友、情人等是各级官员权力上的寄生体,因为缺乏监督的权力“虎威”十足,领导“一言堂”、家长作风等陋习导致他们利用各自身份接近权力核心,以“狐假虎威”方式获得权力的溢出收益。个别领导无视制度要求,将司机变成“私机”,秘书变成“密腹”,亲人、情人成为藏污纳垢、转移资产的嘘头。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为防范“狐狸”作恶的根本之策,结合第十五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县纪委监察局组织116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配偶参加了“树新廉家风、建幸福家庭”为主题的领导干部配偶廉洁教育活动,告诫各位家属要“念好‘廉政经’、算好‘七笔帐’、 吹好‘枕边风’、 当好‘廉内助’,配合、支持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活动,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邀请市委党校、市纪委领导讲廉政党课,提升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廉政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并向43名副县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发放《廉政工作手册》200余本、组织观看《贪欲之害》、《偏离人生的坐标》等专题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的人”,通过他们转告身边的工作人员,更进一步筑牢拒腐防线,做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人、明白人、带头人。
紧盯重要节点 严防“隐形变通”
作风建设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对刹“四风”问题要久久为功,在抓常、抓长下功夫,针对楼堂馆所变身“创业大厦”、“研发中心”,公款吃喝转入隐蔽场所,利用电子礼品卡收礼送礼,红白喜事不请客但收礼等“隐形”、“变种”的“四风”问题,县纪委紧盯重要节点开展执纪监督,在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期间明察暗访46次,联合公车办、交警、媒体等单位到116家单位停车场、4所学校周边区域、城区多个沿街路段对公务车停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2起违规停放公务用车的责任人进行了通报批评;联合工商、国税、地税等单位对辖区内26家私人会所、农家乐进行检查,对历史建筑、公园、景区等公共资源中设立私人会所情况进行清理,发现问题8个,自查整改6起,7名党员干部因公款吃喝、带彩娱乐受到党政纪处理;针对央视曝光的我县建设楼堂馆所问题,迅速整治办公用房建设超规模、超投资、装修超豪华、使用超面积问题,清理腾退超标办公用房面积6941.5平方米,取消建设楼堂馆所项目计划3个、面积7475平方米,党纪处分1人,诫勉谈话3人;正人需先正己,56名纪检监察干部也率先做出“会员卡”零持有、不参加任何“私人会所”的承诺。
截至目前,我县共查处各类作风建设违规违纪问题61例,追究问责处理116人,其中51名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向社会释放了违纪必究、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通过监管追究、查结曝光的警示震慑作用,持续净化政治肌体,进一步提振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