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库区十四年 ——记姚坪乡庆口村好村医陈春生-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坚守库区十四年 ——记姚坪乡庆口村好村医陈春生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3日

● 罗成林

以治病救人为己任,视患者如亲人,十四年,他扎根库区,默默奉献。只要村民有需要,他总是随叫随到,哪怕跑上三四十里山路。他用医者仁心诠释着常人感受不到的幸福和温暖。他,就是姚坪乡庆口村村医陈春生。
  辞职回乡  做村民的“贴心人”
  现年35岁的陈春生三个月大时,生母因癫痫去世;十岁时,同岁小伙伴也因癫痫而离世。这两件事让他立志学医。1999年卫校毕业后在乡卫生院上班。2000年他辞职回到庆口村,租借村委会的半间房屋,办起了村里的第一个卫生室。“不合理用药、诊断不明治坏了不少人,我辞职就是为了救治更多的村民”。
  年轻并不是村医的资本,唯有提高服务水平才能赢得信任。每次,病人一进门,陈春生总是先端上一杯热腾腾的茶水,然后再给他们配一天的药,仅一两元钱,告诉患者若有效再来。而且,陈春生还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为村民开完药后,都要在药盒工整的写上用法和注意事项。夏天,输液室里他买来电扇,冬天他生上几盆炭火。没有病人的时候,他干脆提着药箱出门巡诊,出诊前,他还在门前的公示牌上写上自己的出行路线和手机号码,方便患者随时能找到自己。
  崇尚医德  做每位患者的“亲人”
  白天干活,深夜出诊对陈春生也是家常便饭。2003年八月初一,临近的马家坡村村民张某服毒,半夜12点多打来电话。救人如救火,陈春生拿出马灯,拎起药箱,划上小船出发了,下船后就一口气跑到张家。大汗淋漓的他来不及喘息,就赶紧给张某催吐、反复洗胃、打点滴,到5点多钟的时候,病人终于缓和过来。而此时的陈春生则倒在沙发上睡着了,连早饭也不吃。事后,他只收了十几元的药费,诊疗费、处置费一分钱都没要。他说:“张家就是因为贫穷而闹的矛盾,我要做他们的贴心人,绝不加重他们的负担”。
  陈春生看病卖药十分便宜,有时几元药钱都免了,病人钱不够就赊账。村里的五保、低保来看病,陈春生不仅不收钱,还常留他们吃饭。时间一长,村民们把他当成了朋友,没病时也来拉拉家常,顺路时常来歇歇脚。他熟悉方圆5公里的每一条崎岖山路;他认识全村4个村民小组158户人家的每一个家庭成员;他记得每一个医治过的孩子的名字,孩子们也亲切的叫他“春叔”。
  为了方便群众实行门诊即时核销,2009年,陈春生花4000多元购买电脑等设备,让农民在家门口刷卡消费。
  甘于奉献  做村民的“守护人”
  优质的服务、低廉的药物收费让陈春生的生意越来越好,他又开始筹建符合标准的村级卫生室。但因为村民近几年已欠药物费用达5万多元,妻子刘春霞有了怨言。这几年,她种了8亩地的黄姜,种地、洗衣、做饭、照顾孩子,里外都由她一人操劳。丈夫每天都在外面跑,但挣钱不多,还经常克扣家用填补医用。同时,家里的两间土坯房都没有翻新却要盖什么卫生室,这不是把窟窿越弄越大吗?但妻子最终还是理解了他。现在,他的两层村卫生室已经盖起,成为庆口村的一道靓丽风景。
  陈春生出名后,乡卫生院想让他回去上班,市内的几家大医院也给他发来了邀请函,而且待遇不菲。但他都拒绝了,因为他走不出乡亲们期盼的目光,14年来,自己早已把行医当做一种追求,一种事业,誓做村民健康的守护人。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