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文、图/记者 秦洪涛 通讯员 马婷婷 陈才仁 报道:患者突发脑梗生命垂危,被紧急送入十堰市人民医院。危急时刻,医院快速启动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在精湛的颅内取栓技术、强大的多学科危重症处理能力以及全程精细化的治疗方案下,患者不仅转危为安,更实现了10天从瘫痪在床到独立行走的奇迹般恢复。近日,为表达谢意,患者家属送来一面饱含深意的锦旗,致谢神经内科2病区医护团队。
日前,59岁的陈先生(化姓)在家中突发紧急情况,被紧急送往十堰市人民医院。“当时,他左边身体完全不能动,说话也含糊不清,情况非常危险。”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接诊医生记忆犹新。经了解,陈先生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房颤、脑梗等多种高危因素。入院时NIHSS评分高达14分,颅脑检查结果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2段起始部急性闭塞。“这是导致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的‘元凶’,每一分钟的延误都意味着数百万神经细胞的死亡。”
面对此紧急情况,十堰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神经内科2病区刘南暖主任团队第一时间向家属说明了病情和治疗方案,在得到家属理解和支持后,一场争分夺秒的“颅内血管保卫战”在手术室打响。
随即进一步造影结果证实了医疗团队的判断。介入团队凭借精湛技艺,成功实施“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脑动脉内溶栓术”,很快就开通了闭塞的血管。从急诊识别、检查诊断、与家属沟通到开始手术,每一步都环环相扣,为大脑重新获得血流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然而,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手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的陈先生还面临好几道“生死关”:持续房颤伴快速心室率,容易再次形成血栓;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影响心脏;潜在坠积性肺炎风险;脑梗后还可能发生恶性脑水肿。同时,还要兼顾他原有的肺气肿、冠心病、肾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刘南暖主任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MDT),根据患者的自身,再结合病情,共同制定了精细的治疗方案:在严密监测出血风险下,尽早使用新型抗凝药预防房颤所致的心源性栓塞再发;强化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清除氧自由基治疗,减轻脑损伤;病情稳定后,康复团队快速介入,进行物理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经过神经内科2病区医护人员十多天不间断的精心治疗和守护,陈先生成功闯过了重重难关。复查显示,原来堵住的血管通畅了,新的小梗死灶得到控制,脑水肿也慢慢消退了。更让人高兴的是他的恢复情况:入院时左边身体几乎不能动(肌力1级),现在力量已经恢复到接近正常(4+级)。当陈先生在家属搀扶下迈出脚步的那一刻,病房里响起了医护人员和家属的掌声。
这面锦旗,不仅承载着患者及家属对十堰市人民医院卒中救治能力的高度认可:快速高效的急救绿色通道、精湛的神经介入技术、强大的危重症综合处理能力,以及贯穿始终的个体化、精细化治疗方案,也标志着该院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及综合管理领域已达区域先进水平。
未来,在刘南暖主任带领下,神经内科2病区将不断优化流程、精进技术、深化协作,以精湛技术为矛、仁爱之心为盾,全力守护“生命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