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况建斌
“棒槌”在房县方言里常被用来形容人笨、老实,没有人喜欢被叫作“棒槌”。但在中坝乡三溪村,有一位叫钟兴兵的村民,由于他长相憨厚,干事踏实,不计较回报,村民给他起了个绰号——“棒槌哥”,他也乐意别人这么叫他。“棒槌哥”,好样的!
刺耳的刹车声,微弱的求救声,一下子打破了午后的平静。
今年6月1日,正在十堰金顺高物流公司干活儿的钟兴兵,听到外面的异响声,放下手上的工作,第一时间冲出去,只见一男子倒在一辆货车旁,双腿被一大包货物压住,动弹不得,表情异常痛苦。
没有多想,钟兴兵和3名工友立即跑过去。3名工友在一边,身材不高、但比较壮实的钟兴兵一人来***物最重的一边,试图合力抬起货物。
由于货物被包裹着,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从外面看,呈圆柱状,无法找到着力点。一个人在货物一边的钟兴兵没有多想,直接把双手伸***物底部,使出浑身力气,和工友一声吆喝,硬生生地把沉重的货物抬了起来。
被压住腿的男子得以脱身。就在大家准备把重物放下时,独自一人承担一边重物的钟兴兵实在坚持不住,来不及抽出负重的右手,3根手指被死死压住了。钻心的疼痛迅速蔓延,青筋暴突的钟兴兵疼得直冒冷汗。在工友合力帮助下好不容易才抽出手指,但都已血肉模糊。
事后才知道,压在钟兴兵的三根手指上的货物重达530公斤的铁皮。经检查,被救者翁先生仅腿部有擦伤和肌肉拉伤,并无大碍,而钟兴兵的右手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的指尖均粉碎性骨折。为防止感染,太和医院将钟兴兵的3根手指均截掉1厘米左右。
谈起救人时的感受,钟兴兵只是淡淡地说:“压在他的腿上,疼在我心里。我必须去救他。”
洪水中的“棒槌哥”
其实,三个手指仍然麻木,连日常拿筷子都困难的钟兴兵,在三溪村村民心中,早就是好样的“棒槌哥”!
1970年出生的钟兴兵对于童年没有太多的记忆。但有一条,他牢牢记住了:吃百家饭,就得干百家活。
2008年8月14日,下了一场暴雨。家住半山腰的钟兴兵早上起来一看,河对岸的几块稻田都不见了。
涨大水了!钟兴兵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河岸边半年前才搬下山的六户人家可能有危险。钟兴兵立即喊上侄子,冲到山脚下。
当钟兴兵赶到山脚下时,村民李著清家里的水已经有半米深了,一家人正在抢拿家什,河水仍不断流入。钟兴兵立马上去帮着堵住灌进来的河水,再到屋内排积水、清淤泥……在钟兴兵的帮助下,六户村民家的危险基本排除。
“棒槌哥”的感动
说起钟兴兵,三溪村村医张兴田一脸感激。“我父亲张世根那年走亲戚,饭后突发脑溢血。紧急关头,是钟兴兵背着我父亲,翻山过河,走了8里多路,拦了一辆过路车去医院才抢救过来的。”
后来张兴田子承父业,在村里开起了诊所。“我开诊所,不为赚钱,只是想让村里的病人能得到及时救助,不想让像钟兴兵一样的人再翻山越岭的去救病人。是钟兴兵的行为改变了我。”
在三溪村,钟兴兵帮人救人的事儿还有很多。每逢钟兴兵回村,左邻右舍都争着请钟兴兵吃饭,甚至为先后顺序闹矛盾。因为,在乡亲们眼里,“棒槌哥”钟兴兵就是他们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