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老师,也是妈妈——学生眼中的伍老师-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她是老师,也是妈妈——学生眼中的伍老师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6日
我叫高荣,是房县实验小学的一名教师,也是伍昌云老师的学生。
  在房县与竹山交界处的深谷里,有一个小小的村落,那就是我的家乡——化口。三十一年来,我的启蒙老师伍昌云就一直坚守在这里,在最寂寞的山谷里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呵护了一茬又一茬幼苗,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一个又一个和我一样的山里娃在她的教导下、在她的关爱中走出了大山。
  我开始上学的时候,化口小学还是完小。伍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她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写字时要一笔一划,不能潦草,否则就要重写;讲话要文明,不能说脏话;她还常常告诫我们人穷志不能短,每个人都要有志向。年幼无知的我们当时似懂非懂,随着年龄的增长,便渐渐明白了她的苦心,应该说我们“走出大山”的志向就是在那时被伍老师悄悄点燃。2003年,学校的三至六年级撤走了,只剩下了学前班、一、二年级,其他老师都去了中心小学,伍老师便独自一人撑起了这个教学点,成为了一茬又一茬化口孩子的科任老师、厨师、保姆……时间在流逝,岁月在改变,然而在我的耳闻目睹中,伍老师没有变,虽然身兼数职,教学、做饭、种菜、耕田她没有一样落下。每次回到老家,山谷中仍飘荡着孩子们欢快的歌声,操场上仍活跃着孩子们锻炼的身影,教室里仍闪烁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睛,伍老师脸上的笑容也依然恬静。三十一年前,她是这样,三十一年后她还是如此,负责的态度没有变,工作的激情没有变,教学的严谨没有变,关爱的绵绵没有变……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她永远都是我们化口村孩子可敬的老师,她永远都是我们化口村孩子可亲的妈妈。
  屈永强是我的同学,也是伍老师众多学生中的一个。记得那是读五年级时,我们开始在学校住宿。伍老师放心不下,每天晚上都要到寝室里检查一遍,给我们掖好滑落的被子,整理床前散乱的鞋……那天伍老师照例去查寝,隐隐约约听到断断续续的呻吟声。她循着声音找去,原来是屈永强。他的脚生了冻疮,起初没怎么在意,结果紫红的肿块都要破皮了,瘙痒和刺痛让他难以入睡。伍老师一边轻声安慰一边帮屈永强穿好衣服,把他背到了自己家。当时已经是深夜了,伍老师倒来一盆热水让屈永强泡着双脚,然后麻利地生起一盆火,把萝卜切成片儿摆在火钳上,架在火边烘烤。她捧起屈永强的脚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把烤得热乎乎的萝卜一片一片敷在了肿块上。一边敷,伍老师一边告诉屈永强这是治冻疮的好方法,叮嘱他再痒也不能用手抓,如果破了皮就更麻烦了……第二天放学后,没等屈永强回寝室,伍老师就把他拉到了自己家里,端出一盆褐色的热水让他泡脚。原来,伍老师听说了茄子根熬水治冻疮的方法,便找村民讨要了一些,清洗干净后熬了这一盆水。泡完脚,伍老师已经又把萝卜片准备好了。因为自己伍老师如此费心伤神,屈永强既感动又不好意思。可是不管他怎么推托,伍老师仍坚持每天给他熬药水、敷萝卜片,直到他的脚完全康复。如今,那个因为疼痛躲在被窝里抽泣的小男孩屈永强已经成家立业了,可他一直都还记得泡脚水那绵绵的轻柔,萝卜片那暖暖的温热,每当谈起这件事,他都会禁不住泪光闪闪,激动不已。
  在伍老师的学生中,还有一个人我不能不提,他就是张相军。
  张相军已经大学毕业,现在在上海工作。读小学三年级时,张相军的父亲不幸遭遇矿难去世,由于家境贫寒,继父无力支持他上学。再加上他家住化口村7组,距离学校有七八公里的路程,途中还要翻山过河,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张相军都处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半辍学状态。伍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三番五次与村干部一起到张相军家做工作,但每次都管不了几天。该读书的孩子不能读,小小年纪就在田间山头流落,这实在是让伍老师觉得可惜,最后,伍老师干脆把张相军接到了自己的家里。从此,伍老师家又多了一个孩子。在这个家里,张相军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每次吃饭好一点儿的那盘菜总是放在他的面前,不等碗里的吃完,伍老师又已经夹了一筷子过来;换洗的衣服总是干净整齐的放在床头,稍有寒意伍老师便会叮嘱他添加衣物;学习上要用的笔呀作业本啊也总会及时出现,完全不用他操心;如果家里有零食,那么他的那一份一定是最多的……张相军是个懂事的孩子,伍老师所做的一切他都牢牢记在心里,开始加倍努力地学习,再也没有因为困难而退缩过。“没有伍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这是哈工大毕业的张相军在化口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在伍老师家生活过的学生又何止张相军一个,现在在天津财大读研究生的薛小飞也有着同样难以忘怀的记忆。父母为了生计远离家乡,伍老师就让他同自己的孩子一起吃住。“伍老师第一碗饭一定是盛给我的!”这已成为薛小飞永生难忘的一幕。
  我邻居家的小姑娘张惠燕也是伍老师的学生。她自幼失去母亲,父亲又常年在外打工,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是个典型的留守儿童。伍老师对她一直格外照顾,经常和她聊天,关注她家里的情况,有时给她梳头发扎辫子,有时还会送她回家。有一天,乡里另一个教学点的老师来走访,正值上午最后一节课,伍老师就请她帮忙给孩子们上一节音乐课,自己先去做饭。谁知没过多久,教室里竟传来了哭声。伍老师赶紧跑进教室,哇哇大哭的是张惠燕,见到伍老师来了,小姑娘哭得更伤心了,伍老师一下子就明白过来,那位老师教的是《世上只有妈妈好》,看着有妈的那些宝贝欢唱的样子,连妈妈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的张惠燕早就噙满了泪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更是深深地刺痛了她那颗敏感的心,从来没有享受过母爱连妈妈都没喊过一声的张惠燕一下子爆发了……看着这个向来乖巧此刻却泪流满面的孩子,伍老师的鼻子一酸,眼泪涌了出来,她一把把张惠燕搂进怀里,连声说:“惠燕不哭,不哭,我就是你妈妈,我就是你妈妈。”从此以后,张惠燕就一直叫伍老师“妈妈”,而伍老师也给予了她更多的关顾,竭尽全力用丝丝温暖去填补她缺失的那份爱。
  这么多年来,伍老师和我们一茬茬学生之间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或许这些事很平凡,不能惊天动地,没有轰轰烈烈,然而对于我们学生娃来说,一点一滴它都是那么的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在我们一生之中最为重要的童年阶段,伍老师给予了我们最真挚的情感体验,给予了我们最宝贵的精神食粮。今天,我要大声地说出我们共同的心声:伍老师,您是我们的好老师,您是我们的好妈妈!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