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报
新浪微博
网站地图
手机站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新闻中心
政务信息
社会经济
部门乡镇
图片视频
网上读报
视频新闻
房县文化
房县旅游
走进房县
企业之窗
房县电商
新闻
时政
县直
乡镇
社会
经济
深度
媒体
国内外
主页
>
房县文化
>
返回首页
每日一读丨山乡夏晨
家乡是在鄂西北大山区。远离了都巿尘埃的侵蚀,远离了世间俗务的骚扰,远离了红尘的喧闹,愈发显得山乡的恬静、清纯和空灵;愈发显得一方净土的珍贵;愈发显得母土牵动肺腑的吸引和凝望,山乡夏晨的湛蓝即是最真挚的证明。连亘不断的山…
【乡情乡愁】南街的皂角树
一棵树,高又高,树上挂了万把刀。这是妈妈谜语库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它让我从小就知道了皂角树。1986年,我要去县城参加中考,住宿地点在皂角树旁的南街旅社。这是我第一次去县城,也是第一次独自离家最远的地方,父亲为我画了张从…
每日一读丨我和我爹
爹(当地对叔父的称呼)进城找我告状来了。消息是新妈(我婶子)告诉我的。她在电话里说,昨天为点儿小事和你爹拌了两句嘴,他说要进城去找你评理。今早五点多就出门了,到现在快三个小时了,也没见回来,估计是搭车进城了。听新妈上气不接…
走进古南河
那年孟夏时节,县文联组织部分文艺家走进房县古南河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文学采风活动。著名作家梅洁在其长篇报告文学《大江北去》中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长达50年的项目,70万移民,百万亩良田,与郧阳、均州、淅川3座历史古城,以及上…
春天,来到了沙河乡
文/任 高人间四月芳菲尽,沙河杜鹃映山红。暮春四月的一天,房县县委老干部局组织一批离退休老同志到沙河乡参观考察,他们大都是房县解放以后,在不同时段参加了建立乡村政权,清匪反霸,土地改革,农业大生产,以及实施农村改革开放…
【皂角树下】印记(外二首)
◎陈龙旺印迹 尘世的名字落在石头上砸出密密麻麻的印迹却又井然有序按固定的章法排列早晚我也将自己砸进去再凿个二维码扫一扫一切了然于胸做个最时髦的刻碑人 秋思 这湛蓝色的湖水藏着天空的忧郁藏着离别和思念藏着浩荡的秋风词在湖…
【皂角树下】化龙
◎ 霍中南房县有一个地方叫“化龙”,虽地处偏僻,属于山野小镇,但又和流传很广的一个传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南北朝庚信《小园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夫一技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有一老翁行医,房…
【皂角树下】爱的偏方
◎ 周 莹小时侯,我一直患哮喘病。因为家在农村,姊妹众多,经济条件很差,住不起医院,父亲为给我治病费尽了心思。8岁那年的冬天,我的病患得厉害。看着我喘的满脸通红接不上气来,父亲就急得搔头抓耳,生怕我活不过腊月三十。他逢人…
【皂角树下】天地玄黄一碗酒
◎ 周玉洁 一方水土出一方风物,我的家乡房县,出黄酒。小时候,我就熟悉那一种香。它不知从哪传来,若隐若现,徐徐缕缕,透门过窗,穿街越巷。随微风阵阵荡漾,弥散开又聚成团,余音绕梁之态,在晨起、黄昏与暗夜,久久不散。那香气…
【皂角树下】谭老好儿
● 高书文谭荣志,人称“谭老好儿”。1946年3月出生,房县城关镇中西关人,“谭氏木雕”(十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十二代传承人。代表作《贺龙在房县》(大型城市雕塑)、《真武祖师》《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刘海戏蟾》(木雕)…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468/共47页
最热资讯
野人谷镇千坪村:杜鹃花季
在十堰人医治愈十余年顽疾
突破生命禁区!十堰人医介
万株月季扮靓城市 千年诗
野人谷镇千坪村:杜鹃花季开幕 引爆乡村
在十堰人医治愈十余年顽疾,患者家属从上
十堰首例!这项顶尖技术救了一条命
突破生命禁区!十堰人医介入团队完成全市
万株月季扮靓城市 千年诗城“增花添彩”
关于2025年房县五一劳动奖状(章)拟推荐
资本市场“活水”浇灌上市后备企业全周期
十堰人医张发荣获“车城工匠”称号 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