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正在对核桃苗根部进行浸水处理
图为村民们忙碌的栽种着核桃苗
在河南省濮阳市从事石油化工品经营、油田技术服务的返乡创业人员刘士平,就是其中一员。刘士平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回到家乡发展核桃种植,除了看好国家的政策和县委、政府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的好政策和核桃产业园交通便利、各项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外,更重要的是完成多年来的夙愿——帮助家乡老百姓早日过上富足的生活。
出生在大山沟里平凡农家的刘士平,从小便上山打柴,下地务农,让他深深地体会到贫穷的滋味。贫困的生活和17年从军的经历,磨炼了他坚毅不拔、吃苦耐劳的性格,1999年退伍后经过十几年打拼积累一了定财富。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乡老百姓,2003年,他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50余亩,在化龙堰镇办起了花卉基地。通过充分考查,他发现市场对高品质水果需求很大,去年将花卉基地改种上了金秋黄梨和葡萄,又从河南省农科院引进新品种清香核桃树种,投资500余万元在军店镇军马村承包荒山5000亩发展核桃产业。
刘士平向记者介绍,去年种的金秋黄梨今年秋天就可以挂果,成果期每亩产量可达1万5000斤,市场收购价达5元每斤。新引进的清香核桃因其壳薄、肉多、味润的良好品质,很受国际市场的欢迎,水果收购商上门收购价达20几元每斤,市场价40元每斤。今年种的1千亩核桃,明年挂果,预计亩产可达100斤,成果期亩产可达500斤。
谈到今后的打算时,刘士平说,“随着前期种的核桃进入成果期,以后还将再投资500万元,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到1万亩的规模。尽可能帮更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走上特色农业发家致富的道路。”
目前有30多名村民通过在刘士平的基地里干活,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未来随着核桃基地面积的扩大,还将解决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