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日报评论员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色。
保障和改善民生,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
以人为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事关国民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事关国家安定与和谐大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以人为本,尽职履责。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这项工作作为建设和谐十堰的重中之重。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委工作会议都强调了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事关民生的就业、教育、医疗等一系列工作作出部署,并不遗余力地予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十八大再次深刻论述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和工作措施,为我们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十八大精神为动力,再加措施,再鼓实劲,不断把十堰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推上新的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结合十堰市实际,紧紧扭住重点。十堰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比重较大,人民群众在就医、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加居民收入,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要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依,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应保尽保并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尽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健全以廉租房、公租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有序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把各项社会管理和服务措施落实到每家每户,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们的生存、安全和发展需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认准目标、扎实推进。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生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的要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切的民生情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做深,以实实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