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陈俊报道:上龛乡白玉村田间地头,整齐地堆靠着光秃秃的烟杆子;新翻的土地中,几位农民正在繁忙地挖着核桃树窝。烟叶出售完毕的部分农民已经着手明年的产业发展,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面积推广“一块土地、两个基地”的做法,秋冬特色农业开发频出“奇招”,在提高耕地效益、解决地少矛盾上闯出了一条新路。
烟地粮地套种核桃,做到“见缝插针”。上龛是“房陵一号核桃”主产区,受山多地少实情限制,种植规模扩大一时受阻,上龛乡核桃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在烟地、粮地中以5m×6m的间距栽种优质核桃幼苗,来提高耕地利用率和核桃幼苗成活率。今冬,全乡将新开挖核桃树窝4万个,全年累计发展核桃7.5万株,完成老核桃树修剪、防治3.5万株。
退耕地里套种药材,实现“一地两用”。在成林的退耕还林地里套种黄连等喜阴药材,在还未成林的退耕还林地里套种川乌、贡术、冬花等传统地道中药材,树苗、药材相得益彰,成功完成了“林药套种、一地两用”的种植模式探索。目前,全乡累计发展黄连1500亩,新增秋播药材面积3000亩,其中冬花、独活、贡术、川乌四种中药材种植面积均超过500亩。
农家院里养殖山羊,推行“青饲圈养”。大力推行“舍内圈养、间期放养”的养殖方法,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零星地块种植牧草,实行青饲冬储,最大限度地减少山羊放养对幼树、庄稼、耕地的破坏,扩大耕地面积。全乡共发展山羊3万余只,“舍内圈养、间期放养”比例达到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