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镇
20日,白鹤镇遭遇新一轮的强降雨。面对严峻的险情,白鹤镇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快速启动《防汛抗灾应急预案》,全镇干部,各村干部,镇直单位相关防汛人员组建3个防汛工作专班,深入村组户,对危房户、关键河流、堤坝、水库、塘堰、山体滑坡、泥石流易发地段进行拉网式巡查,24小时坚守。为有效控制突发险情,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各村以青年农民为骨干的应急抢险分队投入救灾工作,做好群众转移,按照预案要求做好各类防汛物资的调度工作,预备了编制袋2000条,砂石料5000立方米、全镇干部人手一套防汛器材,24小时轮流值班,随时待命。(刘甜)
姚坪乡
19日晚,姚坪乡16个村普降今年以来的特大暴雨,持续45分钟,降雨量在60毫米以上,造成部分山体滑坡,农户房屋形成危房。村级公路损毁严重,部分农作物绝收,彪虎、红庙水库水位已接近坝顶,形势十分严峻。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全乡新老滑坡体频现。白石、庆口、肖家沟、彪虎等10个村均有不同程度的滑坡和泥石流,部分农户房屋大面积进水,据统计,受损房屋45户139间,倒塌房屋4户12间,大暴雨未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水毁严重。全乡玉米倒伏、被冲毁4300亩,绝收1000亩;芝麻被冲毁1250亩,绝收650亩;大豆被冲毁850亩,绝收500亩;红薯被冲毁1000亩,绝收700亩。基础设施损毁严重。7条通村水泥公路垮方13处,方量高达3000立方米,其中有5处路基塌陷40公分,车辆已完全无法通行。暴雨冲毁路肩3500米,驳岸1000米,涵洞堵塞25个。农户吃水管道毁损12000米,缺水农户被迫到河中取水甚至到几公里外的地方挑水吃。
灾情发生后,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分派8个工作组进村入户核查灾情,组织灾民有序撤离各滑坡体,在公路险段设置警示标志。紧急划拨部分救灾物资,干部分片包户包点帮扶,同时引导灾民广泛开展抗灾自救。 (杨云霄 罗成林)
五台山林场
20日下午6时37分,五台山林场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水,全场大部普降暴雨,强降雨持续达2个半小时以上,最大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导致山洪暴发,河水陡涨,山体滑坡,局部地区基本农田被冲毁,庄稼被毁,部分公路、桥梁、河堤、水渠等基础设施被毁,部分农户房屋出现龟裂,塌陷、有部分倒卖,龙潭峪、红场、金牛寺三个村的道路中断。全场4000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粗步估算达3000万元,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报告。
灾情发生后,该场党委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开展抗灾救灾工作。一是周密安排部署。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一线指挥抗灾救灾,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及时组织危险区域群众避险转移。二是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全力施救、排查、核灾、救灾、减灾等各项工作要同时推进,确保灾区生活秩序正常、社会大局稳定;三是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做好警示标志。四是加强应急值守。加派值班人员,保证了防汛指挥高效运转,保证了各类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况建强)
观音洞景区
20日下午至21日凌晨,受特大暴雨影响,观音洞景区受灾严重。在通往景区的主干道上,随处可见坍塌的道路,倒伏的树木,部分路段通行受阻。暴雨导致观音洞景区的鸳鸯谷水量暴涨,洪水漫过泄洪道,景区内多处道路、游步道、栈道、护栏不同程度被损毁,基础设施损坏严重,部分景点被迫关闭。
灾情发生后,县旅游局第一时间深入景区,巡查灾情,帮助指导景区开展灾后自救,尽快恢复旅游功能,争取尽早正常营业。 (王东)
县检察院
21日上午,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郑轩带领驻村帮扶工作队来到万峪乡白米村,认真了解8.5特大暴雨灾害受灾群众目前的生产、生活状况,鼓励群众正视困难,生产自救,并将检察干警捐赠和该院资助的3万余元送到该村用于灾后重建。(郑刚 向绍俊)
县发改局
一是积极投身于抗灾自救工作。组织专班深入灾区排查灾害隐患,防范次生灾害发生;发动职工干部捐款捐物献爱心,帮助灾民渡难关;积极参与灾后重建,指导灾区加快水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场监管,防止哄抬物价。二是积极指导做好灾后重建规划。全面开展灾后重建摸底调查,指导受灾乡镇做好灾后重建规划工作,适当提高设计能力和设计标准,增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抵御重大灾害的能力。三是积极向上争取灾后重建项目。加强与省发改委的衔接沟通,最大限度的争取省发改委救灾专项资金。(郭丹)
县住建局
20日下午17点我县突降暴雨,为确保城区安全渡汛,县住建局局长姚志新带领专班冒雨实地查看了城区重要地段下水道排水、河道行洪情况,并在现场对城区安全渡汛做了安排部署,一是要加强县城低凹地段排水巡查力度,二是加强河道行洪巡查力度,八级泵房要确保24小时值班,三是要确保全体应急小组成员联系电话24小时畅通,有情况及时报告,迅速响应。 (张均 周爽)
县农商行
为了支持抗洪救灾,县农商行及时安排50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受灾农户恢复生产生活,并从四个方面予以保证。
一是加强领导,为灾后金融服务提供组织保证。对所属部门明确了支持抗洪救灾的职责分工,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抗灾救灾的中心工作中去。二是调查核实,为灾后金融服务提供基础保证。要求所属营业网点在加强柜面服务的同时,组织100余名信贷人员深入受灾村组,逐村逐户走访群众。目前已有178户受灾农户有意向到农商行借款。三是出台优惠措施,对受灾农户实行利率优惠,对救灾和农业生产贷款一律执行优惠利率,以减轻灾民经济负担。县农商行对因受灾导致已到期贷款不能偿还的农户,办理缓期还款手续,以减轻资金压力。四是“五个优先”,为受灾农户恢复生产生活提供信心保证。县农商行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开辟“绿色通道”。目前县农商行已投放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贷款568万元。 (江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