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乡
沙河乡党委、政府紧扣“四通三确保”(即通路、通电、通水、通讯,确保群众生命安全、确保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确保群众正常生产)的抗灾自救目标,不等不靠,积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全力开展生产自救、灾后重建。一是快速反应,靠前指挥,确保各项救援第一时间到达灾区。乡党委书记戢运斌、乡长张俊亲临现场、靠前指挥,全员上阵,组织民工1000多人,奋战24小时抢通15公里多通往灾区便车道,确保了救援人员、救灾物资及时、快速到达灾区开展抢险救灾,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灾区群众损失。二是启动应案,强化措施,分工负责,不等不靠,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展开救援,确保灾区群众吃有粮、喝有水、住有处、医有药等基本生活有保障;三是强化措施、组建专班,深入一线察灾核灾,确保灾情核查、上报准确无误,所有灾民应救尽救。四是确定方案,迅速开展抗灾自救、恢复重建工作井然有序;五是保证时间、严肃纪律、确保救济救灾物资及时发放、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截至11日18时,该乡已投入各类抢险人员5200人次,运输设备600班次,机械设备56台套,全乡群众饮水、吃饭问题已初步解决,倒房、危房户群众均已转移安置,11条农村公路基本抢通,全乡有9个受灾村实现电力、通信畅通。目前,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正常,抗灾自救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田华锐 谢琼)
万峪河乡
万峪河乡抗灾救灾取得阶段性成果,灾区群众生活基本稳定,抗灾自救工作紧锣密鼓进行。
物资供应保障有力。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万峪河乡紧急组织两个物资运输小分队,肩挑背扛,不间断地将有关部门调运的食品、药品、饮用水等生活物品运输到重灾区,灾区群众实现了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对灾区困难群众特别是倒房户、特困户实行优先保障,采取投亲靠友、集中安置、临时安插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每人每天补助10元钱和1斤口粮,目前已救助270多人,对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家可归的农户,乡政府正选址规划,协调重建住房,计划用3个月时间,基本完成农房恢复重建。公路抢修进展迅速,8日开始,乡政府紧急调运的2台挖掘机和5辆汽车,不分昼夜,人停机械不停。在抢修建设高峰期,各现场施工人员超过50人,大型机具10余台,截至12日,已经抢修水毁公路5公里,部分通村水毁公路已可通便道;基础设施逐渐恢复。电力、通信经过连续抢修,已于10日晚恢复。乡党委书记宋爽、乡长田茂成始终坚守在抗灾一线,目前,灾区群众情绪稳定,正积极地开展生产自救。 (王瑞)
大木厂镇
灾情发生后,大木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投入到抗灾救灾工作。一是周密安排部署。安排专班深入受灾村、防汛重点部位一线检查受灾情况,每一个村安排一名领导联系抗灾救灾工作;二是强化重点部位监测。对水库、河堤、滑坡体等部位安排专人24小时进行监测预防,对八里水库出现的泄洪管道渗水情况安排专班重点监测;三是组织抢险队伍。紧急组织党员干部、民兵力量,对损毁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进行抢修,及时恢复部分基础设施;四是加强救灾保障。由财政所牵头,强化救灾专款、捐赠资金和物资的管理,设立救灾资金绿色通道,确保救灾资金及时划拨到受灾村;五是畅通信息。加强防汛领导带班制度,及时核对受灾信息及时上报,确保各类信息畅通。 (高志 陈立秀)
青峰镇
灾情发生后,青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防汛、救灾预案,从民政办、综治办、农技站、水电站、派出所、烟站等单位抽调30余人,组成专班,分赴12个重灾村,开展救灾工作,同时组织镇村全体干部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查灾、核灾、自救,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抗灾自救过程中,该镇党委书记丁杰、镇长李伟亲临一线,全镇干群同心协力,共度难关。一是深入灾区转移安置好受灾群众,对严重危房户就近转移居住,对危险路设立警示限行标志;二是安抚慰问受灾群众,稳定灾民情绪;三是组织干群积极开展生产生活自救,恢复灾后生产生活秩序;四是镇村两级干部坚持24小时值班,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安排专人对地质滑坡点、病险水库、危险地段进行巡查,一旦出现险情,立即报告,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张斌 杨敏)
尹吉甫镇
灾情发生后,尹吉甫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一是成立了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8个专班,由驻村领导任组长,分赴各村核实灾情,检查受灾情况,慰问受灾家庭;二是镇党委与镇、村干部签订抗灾救灾工作责任书,严明工作纪律,明确规定救灾期间,镇、村干部每天必须坚守抗灾一线,保持通讯工具24小时畅通,无故不得请假;三是组织人员迅速将群众从危房中撤离,将其转移安置在安全地带,并对倒塌房屋、危房进行抢修、重建;四是组织受灾群众进行抗灾自救,对受损公路、桥梁、渠道、河堤、人畜饮水工程等进行清淤抢修,对受损农作物进行抽水排涝,对部分农作物进行抢收和再播种。
经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全镇抗灾救灾工作正有序进行。截止目前,全镇倒房户、危房户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或租住邻居房屋,其中已有5户倒房户开始了转址重建工作, 38户危房户正在进行维修加固工作;9条村级公路已组织人工和机械已抢通7条,可以保障通行;3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已维修通水;组织群众对水毁农作物进行了部分恢复,组织抽水设备7台套对被淹没的100多亩水田完成了排涝和改种补种工作。(王俊)
白鹤镇
4日3时至5日1时许,白鹤镇突降暴雨,受灾严重,多处玉米倒伏,公路垮塌,房屋受损,农田被冲。截至8日17时许,该镇损毁作物约2400亩;因灾倒房户有2户,农户损坏户7户;公路垮塌14处,主要积水道路10处,路面塌方4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多万元,家庭财产损失30多万元;需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00余人,需救助人口500人。灾情发生后,该镇党委政府将认真做好抗灾救灾工作。恢复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使受灾村民尽快正常生产生活;进一步排查险情,防止次生灾害、特别是地质次生灾害的发生;全面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病的发生;组织开展灾情调查和核查工作,积极开展赈灾和自救工作;做好遇难群众的善后工作。(刘甜)
县交通局
近日强降雨导致全县交通公路水毁损失严重。灾害发生后,县交通运输局、公路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遵照“先通后畅、先干后支、先急后缓”的原则,不等不靠,积极组织抗灾保畅工作。6日上午,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公路局长杜胜深入水毁公路一线查看灾情,疏导交通,组织水毁抢修。此次抢修共投入水毁公路抢修人员120余人次,机械台班100多台次,投入抢险保畅资金170多万元。截至目前,209国道“六两路”塘埂路段经过全力抢修已于6日中午2点抢通便道,“六两路”房县段恢复畅通。235省道柳树垭段山体塌方已6日中午1点清理完毕,房县段恢复交通。235省道十堰城区唐家河路段于8月6日晚七时许抢通,十两路全线恢复交通。但由于209国道“六两路”丹江路段公路受灾严重,目前房县县城至丹江方向交通中断。305省道房县至保康、至竹山和209国道房县至神农架林区方向交通保持畅通。青万路、榔沙路、五大路等县乡公路由于灾情严重,目前正动员各方力量,组织人员、机械进行抢通。 (王东)
县公安局
针对受灾严重的乡镇、村的民房、工厂工地、道路坍塌路段等,县公安机关进行排查搜索,及时发现受困、遇险群众,做好转移疏散和营救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建筑工地、河道等防汛安全情况进行检查,高度关注水库的安全情况和道路塌方、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次生灾害,严防各类灾害事故发生;交警大队路面中队采取流动巡逻与定点执勤相结合的方式,加大路面巡逻管控力度,加强对受灾地区、地段的道路交通管理,及时疏散、分流车辆,避免交通事故;派出所民警及时化解因防汛抗洪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并积极做好应急处突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全体民警时刻保持通讯联络畅通。 (汪莹)
县卫生局
灾情发生后,县卫生局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抗灾救灾及灾后防病工作。局长王金波要求,全县卫生系统近期要全力投入救灾防病工作。一是卫生局班子成员迅速深入受灾乡镇了解医疗机构受灾情况,就近设立流动医疗队,确保受灾群众有病能医,积极谋划灾后重建工作;二是对受灾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险情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严防次生灾害发生;三是组织防疫队和医疗救护队进入灾区开展消毒、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及时救治受伤人员,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四是严明工作纪律,县乡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一律不得外出,双休日不放假,保持24小时个人和单位联系畅通,坚持应急值守,储备好应急物质和药品,严阵以待,全面做好应对近期可能再次发生洪涝灾害的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目前局班子成员都已分赴各 包保乡镇指导抗灾工作,卫生防疫人员始终战斗在灾区一线。(刘勇)
县供电公司
12日,笔者从县供电公司获悉,此次受灾的沙河、万峪、青峰、大木、土城等乡镇共计12条10kV主线路全部恢复送电,421个受灾台区已全部恢复,38195户受灾用户已全部恢复。
灾情发生后,房县公司高度重视,立即启动抢修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力、物资赶赴灾区开展抢修。公司总经理王少华、党委书记金虎坐镇调度指挥抗灾抢修工作,并多次深入受灾严重的沙河、青峰、万峪等乡镇,现场了解电网受灾情况,督导指挥抗灾抢修工作。市公司领导也高度关心灾区抢修工作,市公司副总经理何新勇、总会计向仲华代表市公司党委深入灾区看望慰问了战斗在灾区一线抢修人员,并对灾后的抢修工作给予指导。截至11日,累计投入抢修力量1200余人次,开展抢险恢复工作,向县委、县政府及灾区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孙学金 任翔)
县农业局
县农业局由3名副局长带队,抽调10多名农技干部组成三个工作组奔赴受灾严重的沙河、尹吉甫、万峪、青峰、土城、大木等乡镇调查灾情,指导开展抗灾自救。一是深入受灾农户家中做好思想工作,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二是组织群众及时排除田内积水,对基本成熟的农作物进行抢收,对倒伏玉米扶正、培土,确保后期生长,对淹水后沾有淤泥的农作物,采用喷雾器或其他喷水设备,清洗叶片,恢复叶片功能;三是组织农户对因灾造成绝收作物,及时改种蔬菜,减少损失;四是发放《暴雨过后抗灾救灾技术》资料,指导农户加强灾后作物田间管理,加强病虫防治,最大限度规避和减少灾害损失,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刘林 丁波)
县人社局
11日上午,县人社局局长付关华专程将两名农村养老保险所工作人员和办公设备送往沙河乡,开展农保资金审计发放工作,尽早让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拿到养老保险金。当了解到沙河乡灾后重建面临许多困难时,付关华随即拿出5000元慰问金,向灾区人民表达县人社部门的深切问候。 (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