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其罕见!十堰人医发现1例,她7天闯过3道“鬼门关”-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极其罕见!十堰人医发现1例,她7天闯过3道“鬼门关”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1日

“太感谢你们了!

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近日

患者雷女士(化姓)专程赶到

十堰市人民医院妇科一病区

为医护人员送来一面锦旗


图片

前不久

雷女士经历了一场

凶多吉少的治疗

在十堰人医多学科团队协作下

这才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恶性肿瘤叠加两种罕见病 

 让治疗难上加难 


雷女士的求医之路从一开始就布满荆棘。检查中,她被确诊为子宫内膜恶性肿瘤,急需手术治疗。然而,她的身体状况却为这场手术增添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难度。


首先,她是一位极其罕见的“镜面人,即腹部脏器完全左右反位,这就意味着手术中的解剖结构与常人截然不同,这就需要医生在“镜像世界”中精准操作,对医生的解剖技术要求较高。


其次,她同时罹患罕见的卡塔格内综合征。这一病症导致她长期饱受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折磨,肺功能极差,存在重度通气功能障碍,血氧饱和度常年偏低。脆弱的呼吸功能让手术与麻醉风险陡增,术后能否顺利脱离呼吸机都成了巨大未知。


“患者情况极为特殊复杂,手术本身难度大,叠加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和罕见的解剖变异,每一步都风险极高。”十堰市人民医院妇科一病区主任张毅坦言。

图片

十堰市人民医院妇科一病区主任张毅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十堰市人民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诊疗(MDT)机制。妇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ICU)、呼吸科等科室专家迅速集结,围绕雷女士的病情展开深入细致的讨论,反复推演手术、评估手术风险,模拟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最终,专家团队针对“镜面人”的解剖特点,制定出详尽的手术预案、应急预案和周密的手术方案,为这场“生命闯关”做好周全准备。

 精准“拆弹”+精细护理 

 7日后患者“重获新生” 

在多学科团队的精密保障下,张毅带领团队为雷女士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面对完全反位的腹腔脏器结构,手术台上的每一步操作都需打破常规思维。最终,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张毅团顺利完成手术。


然而,这只是雷女士成功“闯”过的第一关。由于呼吸功能极度脆弱,她术后被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得益于术前的充分评估和充足预案,以及护理团队的精准管理,雷女士顺利度过最危险的术后初期命体征平稳,仅一天后便安全转回普通病房。


图片


即便至此,真正的考验也并未结束。转回普通病房后,针对雷女士突出的呼吸功能问题,妇科护理团队为她量身定制精细化的呼吸康复护理方案。护理人员24小时密切监测其血氧饱和度及呼吸状况,定时进行雾化治疗、协助翻身、拍背等,并耐心指导她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与此同时,副主任医师王任晓每日多次查房,根据患者实时恢复情况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在医护团队的精心呵护下,雷女士的身体状况日渐好转,不仅没有出现并发症,恢复速度也远超预期。术后第七天,经严格评估,雷女士各项指标均达到出院标准,顺利康复出院


“来之前真的以为自己是凶多吉少,但十堰市人民医院的专家们没有放弃我,这么多科室的医护齐心协力,用高超的医术和细心的照顾,帮我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鬼门关。”雷女士感慨万分。


张毅表示,从多学科会诊的群策群力,到手术台上在“镜像世界”的精准拆弹,再到术后护理的细致入微,雷女士的成功救治,是十堰市人民医院“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深度践行,更是其综合实力与多学科无缝协作能力的体现。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