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记者 秦洪涛 通讯员 王金敏 报道:近日,一面写有大大“赞”字的锦旗被送到十堰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手中。这背后是一段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故事,在救治过程中,新生儿科医护团队凭借精湛医术与高度负责的态度,成功将其从生死边缘拉回,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6月11日,患儿安安(化名)在31周时,因母亲“先兆早产、头位、胎膜早破、妊娠合并2型糖尿病、妊娠合并肥胖症、妊娠合并子宫肌瘤、高龄产妇”等多种情况剖宫产出生。出生后患儿呼吸急促、费力,体重仅有2000g。新生儿科救治团队第一时间给予吸痰、经口气管插管、复苏囊正压通气等抢救,患儿情况稍有好转,但依旧呼吸急促、口吐泡泡,反应差,随即被转入新生儿科。
入院后安安被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脑病。母亲孕期病史较为复杂,这让安安的情况雪上加霜。新生儿科医护团队迅速行动,完善相关检查,畅通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保暖、抗感染……每一个步骤都有条不紊,每一项决策都关乎患儿生命。正当大家要松一口气的时候,患儿突出血压下降,全身皮肤苍白,末梢循环差,经皮血氧饱和度也随之下降。面对安安突然出现的休克症状,医护人员立即予以生理盐水扩容、改善循环及心功能等处理措施。及时有效的救治再一次让患儿转危为安。
在接下来的救治中,医护团队每日查房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辅检结果,不断调整诊疗计划。从调整呼吸机辅助通气模式,到处理发热、高血糖、黄疸等问题,从加强抗感染治疗,到给予免疫支持、蓝光退黄、调整喂养方案,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护理工作更是精细入微,面对早产儿的特殊需求,护理人员严格控制暖箱温度和湿度,给安安营造子宫般温暖舒适的环境;在喂养方面,从最初的微量喂养开始,护理人员详细记录患儿的进食量、耐受情况,逐步调整喂养方案,同时进行口腔按摩、吞咽功能训练,密切观察有无呕吐、腹胀等不适。为预防感染,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无菌操作,定时对暖箱进行清洁消毒。此外,还定期为患儿测量体重、身长等生长指标,细致记录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终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下,患儿的情况逐渐好转,从有创呼吸机到自主呼吸;从1ml的微量喂养到35ml经口喂养;从出生时的微弱呼吸到大声啼哭。每一步都凝结着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共同努力。这面锦旗,不仅仅是对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赞誉,更是对他们专业精神与高度责任感的认可,这一暖心救治故事,也将激励更多医护人员坚守岗位,为每一个新生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