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九旬奶奶“心”动如常 十堰人医心内科成功完成经腋静脉穿刺口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让九旬奶奶“心”动如常 十堰人医心内科成功完成经腋静脉穿刺口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3日

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文/记者 秦洪涛 特约记者 马婷婷 通讯员 刘柳 报道:近日,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成功为一名93岁的高龄老人实施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从左侧腋静脉穿刺口将一枚起搏器,经过一系列快速精密操作后,成功植入老人体内,让她的心脏再次“心”动如常。

93岁的王奶奶近期频繁出现头晕、黑矇甚至晕厥等症状,不仅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且生命安全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近日,再一次发生昏厥的王奶奶被家人紧急送至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接诊后,心内一病区范群雄副主任医师详细询问病史,经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后,发现王奶奶存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阵发性房颤,且最长停搏时间达到9秒。“像你这种情况,植入起搏器是唯一的选择。”经过综合考虑以及结合相关检查结果,范群雄副主任医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听完建议后,王奶奶的家属也当即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原来,在发生头晕、昏厥症状之后,王奶奶便到其他医院进行过相关的检查和咨询,鉴于王奶奶身材瘦小、皮肤菲薄、缺少皮下脂肪,在穿刺过程中容易出现血气胸等并发症,并且就算手术能够成功完成,但伤口也不易愈合,同样存在感染的风险,在综合考虑之后,医生当即放弃了手术治疗建议其转为保守治疗。

听完医生的建议,王奶奶及其家人对手术治疗也就失去了希望。可近期,王奶奶昏厥发生的越发频繁,在听说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方面有着独到的技术后,家人便抱着最后的希望前来求诊。

了解病情后,心内一病区主任赵继先组织全病区进行病例讨论,根据王奶奶的情况,对其制定了个性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考虑到患者瘦小、皮肤菲薄,治疗团队摒弃了常规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术,改为行气胸、风险小的腋静脉穿刺,降低穿刺感染病发作。同时,选定手术熟练、配合密切的范群雄副主任医师、夏南博士组成手术组,在高标准完成手术外,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在术后护理方面,治疗团队也给出了建议:加强术后护理,尽早下床避免血栓并发症;加强伤口护理,避免感染。

在完善术前准备后,手术团队严格按照治疗方案实施手术。术中,在患者左侧腋静脉穿刺、做囊袋植入电极、完成测试、固定电极、连接起搏器、缝合伤口.......手术团队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一气呵成,成功植入了起搏器,耗时约40分钟,为王奶奶的心脏搭建起了稳定的“节律保障系统”。

术后,在心内科一病区医护团队的悉心照料下,王奶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起搏器各参数良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的王奶奶康复出院了。

“心脏停跳3秒,可能导致头晕、黑矇;心脏停跳6秒,可能导致晕厥。”赵继先主任提醒,一旦发生类似症状的市民,或者劳力性气短胸闷的患友,一定要及时检查一下是否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能,而有一部分人可能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才能改善症状,延长寿命。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一直在不断的挑战手术的年龄极限,成功为多例80岁、90岁以上的老人们植入了起搏器的同时,还在不断创新治疗方案,如:创新使用腋静脉穿刺减少并发症发生、采用最新的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等,并成功为多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友解决了难题,治疗方案也得到了一致好评。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