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2009年任古城村党支部书记后,风风火火地烧了“三把火”,带领全村人把一个昔日贫困落后的村子,建设成了全省、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全县“红旗村”、“先进村”。他,就是古城村党支部书记罗昌成。
第一把火:让村民富起来
上任伊始,他就瞄准了生猪养殖产业。过去村里有个猪厂,由于经营不善倒闭,无人承包,罗昌成四处联系,最终联系了本村一名致富带头人愿意承包猪厂。他又帮忙租地、办手续、贷款、联系种猪。现在猪厂规模逐渐壮大,建成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年创产值600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20万元,本村农民在猪厂就业每年劳务收入25万元。
看到很多村民“年年种地年年穷”,罗昌成又在发展特色种植上动起了脑子。他根据县、镇的产业发展思路,确定发展干果药材。亲自给种植户联系种苗、技术,联系销路,当起了全村群众的“致富经纪人”。如今,全村农户种植核桃800亩,连翘700亩,草决明500亩,与种粮食相比,每亩增加收入500元。
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的“钱袋子”鼓了。
第二把火:让民心稳起来
古城村处于305省道沿线,社情复杂,不稳定因素很多。罗昌成深感保稳定责任重大,他挨家挨户走访群众,在拉家常中排查矛盾,他的笔记本上记满了“两口子吵架”、“两家争田埂”之类的芝麻绿豆小事,但他却说“百姓之事无小事”,哪里出现打架、闹事、吵架的,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村民们都信他、服他,有了矛盾纠纷,也愿意找他调解,罗书记的大嗓门成了村民心中一个值得信赖的声音。
村里大批青壮年在外务工,为了让打工的人在外安心、对家里放心,罗昌成组织村里人成立“婚丧嫁娶一条龙上门服务队”和“帮耕队”为他们解除了后顾之忧。在互帮互助中,村民的关系也更融洽了,村“两委”的凝聚力也更强了。
第三把火:让村庄靓起来
2010年启动的竹房城镇带建设给古城村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城镇带帮建工作队进驻后,他带领村干部,倾心尽力为工作队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城镇带建设延伸到哪里,村干部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同时,他不等不靠,在村里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活动”,宣传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家家户户种树栽花、清除垃圾、改水改厕、拆除乱搭乱建,号召和帮扶有条件的村民拆旧建新,自己动手建设和美化家园。
如今的古城村,一栋栋特色民居整齐气派,一条条村组道路宽阔平整,村里农家书屋、电教中心、健身设施、卫生室、超市一应俱全,太阳能路灯、绿化带、花坛更是把村庄装扮出一派崭新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