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以“诗经传承文明 阅读浸润人生”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开展以来,书香房县氤氲着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举办全民阅读活动,意在通过阅读提升全民素质、启智增慧、涵养道德,持续擦亮诗经文化金字招牌;以诗祖为荣,以诗书传唱,以诗歌怡情,将房县“诗祖故里 忠孝名邦”的美名进一步发扬光大。
全民阅读一小步,社会文明一大步。以全民阅读活动为契机,房县图书馆运用流动图书车开展送书下乡活动,以高品质的文化服务满足广大市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西关印象景区以“传承国学精粹 弘扬诗经文化”为主题的千人着汉服诵经典的恢弘场景,抑扬顿挫的朗诵,清脆悦耳的吟唱,再次向世人展示了诗经文化的迷人魅力和礼乐文明的深远意义。
古人云:开卷有益。无论利用哪种形式,只要打开书本,用心阅读,总会受益。纸质书籍适合于系统学习,边学边做笔记,能够达到深阅读;而电子图书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可以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阅读,适合于碎片化阅读。如果把两种阅读方式结合起来效果更佳,在坚持纸质阅读名家经典的同时,利用电子阅读及时掌握各种信息,查阅学习所需的资料,会更方便。
屋外是藩篱,书中是宁静。寻一闲暇时间,撇开喧嚣嘈杂,于图书馆的角落,轻抚书中那些有温度的文字,仿佛与其中人物对话,或叙叙生活琐碎,或轻叹流光岁月,或讲讲人间草木,或侃侃炎凉百态,即便是捋一捋那些毫无头绪的心思,也会令人倍感惬意,蓦然心灵得到浸润。
美国学者富兰克林曾说: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一部好的作品不只是停留在歌颂美德、辨别是非的层面,而是启发读者对人生有正确的思考和更全面的认识。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有益于开阔眼界、提升格局;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海中深蕴着灼热的理想信仰、炽烈的家国情怀。书是桥梁,让人思接千里;书是翅膀,让人心游万仞。
阅无尽,读无垠。阅读就是漫游世界,感悟人生;就是关注万物,融入自然;就是访问名人,倾听心声;就是穿越时光,翻阅历史;就是仰望蓝天,收藏阳光。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生因阅读而精彩。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选择,全民阅读的风尚始终助力着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
文化温润城市,文明涵养生活。阅读,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倡导全民阅读,不仅是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使命担当。
热爱房县,就从阅读开始,阅读《诗经》,以古人作镜子,修身心,知荣辱,懂礼仪,爱环境,做文明有礼房县人,让阅读如春雨滋润人们的心灵,让阅读为美丽房县建设着色添彩。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305首,分风、雅、颂,字字珠玑,篇篇生花,是我国“四书五经”之首,堪称中华文化的元典。
《诗经》的主要采集者、编纂者尹吉甫,生于房陵,仕于房陵,葬于房陵,被誉为“吉甫作颂,穆如清风”,被后世尊称为“中华诗祖”。
《诗经》真实描绘出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它将古代生活的日常、大自然的生命百态、人世间的万般情愫高度融合,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是中华文化第一朵文明之花。它以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和特殊的价值在千里房陵风云激荡的历史变幻中,逐渐形成了诗经文化,是中华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登高声自远,齐诵风雅颂。《诗经》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已经融入到华夏文明的血液之中。两千多年来,《诗经》一直是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科书。其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生存智慧,奋发向上、修身治国的宏大抱负,讲仁爱、重民本的家国情怀,守诚信、崇正义的社会风气,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对生命的真诚、对幸福的向往,穿越数千年光阴,在人民大众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礼德风尚中释放出强大精神能量,成为符合大众的理想目标、文化追求、生活节奏和欣赏方式,指引我们向着至真至纯、至善至美进发。
《诗经》将诗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巧妙地融入诗篇之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趣意盎然、无与伦比的美妙世界。文字飘香,纸墨含情。一草一木,都可成诗,一字一句,皆是深情。品读《诗经》,犹如打开了一幅幅古朴优美的历史画卷,在一片宁静的天地中去聆听历史的回音,领略如梦似幻、隽永绵长的诗歌之美。
作为中国诗经文化之乡的房县,被称为《诗经》的摇篮。多年来,房县以光耀华夏历史、泽被中华文明的使命为己任,积极收集、挖掘、保护、抢救、丰富、传承、弘扬房县诗经文化,充分利用诗经文化研究成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兴办诗经文化产业,决意将房县打造成为“中华诗经之都”和“中华诗祖”朝圣地。
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古为今用,房县县委、县政府组织了大量诗经相关文化活动,引导诗经文化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同时出台诗经相关文件,以制度激励民间艺人传承。从最初的房县山民唱《诗经》,到如今已演变成为全县人民学习《诗经》、诵读《诗经》,对诗经文化从居“庙堂之高”到在大众中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惊艳了千年的《诗经》在新时代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诗经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房县一张亮丽的名片。
房县对诗经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受到多方的广泛赞誉。
“诗祖故里 诗香房县”先后被央视《探索·发现》、《我要上春晚》、《直通春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和省市等上百家媒体纷纷报道,红遍网络;人民日报海外版、《半月谈》、《中国文化报》、《民间文学》、《民间文化论坛》、《文艺新观察》、《湖北日报》等上百家新闻媒体刊登,受到多方关注,诗经文化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品牌。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在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中,我们需要新的文明和礼仪,为建设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提供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凝聚一种坚韧不拔、奋发进取的精神和信念,蓬勃一种追求美好、不断创新的自信和梦想,构建一种和合幸福、规范道德的教化和形式。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塑造城市灵魂、提高市民素质,引导人民群众政治坚定、信仰如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新的时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必将赋予新的内涵。让诗经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当仁不让。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全民阅读在传承诗经文化的同时,将为建设美丽房县、幸福房县、文明房县提供坚实文化支撑,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作者 王秀玲系县创文办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