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日报记者 李平 报道:初冬时节,堵河两岸,层林尽染。记者来到房县姚坪乡黄坪堵河大桥,看到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拆除引桥,为正式通车做最后的收尾工作。虽然有一丝丝的凉意,但现场一片热火朝天。
房县堵河黄坪大桥与十(十堰)竹(竹山)公路房县段平面交叉,大桥全长261米,全宽12米,双向4车道,总投资5000余万元,2018年底,堵河黄坪大桥正式开工,经过四年建设终于完工。
“过去没有大桥,药材不能及时送出去,隔夜就会烂掉,现在大桥建成,村民往返时间缩短一大半。”今年45岁的黄平江是姚坪乡白石村的村民,以种植白果树为主要经济来源。
长久以来,当地百姓出行只能靠摆渡,不仅时间慢、承载人数有限,抗风浪能力也差,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过去孩子们上学放学都是坐船,干旱的时候,我们老师护送,沿着河边不到1米宽的碎石小路行走;涨水船停的时候,几天都上不了学。”今年76岁的退休教师刘安锐回忆道。
库区水运条件艰苦,加之船只全部停运,当地群众过河出山十分不便。
“过去去市里要坐船,一来一回紧巴巴的一天。”58岁的李身保2016年开始从事汽渡运输,前不久大桥建成他的船便闲置了。“大桥通车虽然对我个人收入影响大,但是作为黄坪村民,祖祖辈辈的心愿终于了结,心里非常高兴。”
在堵河边、黄坪街道上做了几十年生意的商贩陈发保说,大桥试通车就有十堰、房县、竹山的商贩开车来到街道上和他们“抢生意”,由于先前隔河堵水他们的运输成本高,物价比这些商贩高,这些商贩的到来让他们马上调低价格,受益的是库区群众。
“黄坪堵河大桥通车,这是姚坪乡的大喜事,也为姚坪乡的水电乡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姚坪乡党委书记李晓虎表示,大桥的建成通车,将彻底结束堵河沿线通岸不通路的历史,极大改善姚坪乡堵河沿岸的黄坪、马家坡、白石等16个村万余名群众的出行条件,带动沿线茶叶、银杏、山羊等产业发展,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