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刘韩 张晨 杨龙辉 报道:“看,那就是我们村民自己投工建设的新洗衣池”,11月3日,红旗村刘冰川指着一个新修的洗衣池,兴高采烈地介绍说。
位于回龙乡红旗村小水库外干净整洁的洗衣池
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中,回龙乡红旗村一个小小的洗衣池开启了家园共建新篇章……
1个“点子”办成了一件事
“希望村上帮忙建个洗衣池……”今年8月,回龙乡驻村领导干部在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红旗村老杨提出了这个诉求。
群众有要求,乡村两级干部有行动。针对老杨的这个诉求,回龙乡驻村领导会同红旗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实地查看,现场规划,经初步估算需要资金2万多元。在全县项目资金统筹用、统筹资金倾斜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大环境下,作为非示范村的红旗村,仅有的村集体收入要用到保障脱贫人口生产生活的“刀刃”上,类似这样涉及部分群众的小型建设只能等待成为示范村后列入项目后实施。
“现在全乡上下都在开展共同缔造,我觉得这个事,村上认真组织动员下,在材料上给点儿支持,我们可以自己投工投劳建。”老党员杨泽伟在知晓村上难处后,给村“两委”出点子。
红旗村“两委”干部在老党员杨泽伟院子座谈
“号召群众投工投劳会不会没得人响应,毕竟五年脱贫攻坚过程中,不少人习惯了水、电、路、讯、网等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由乡村两级建”,老党员的一个“点子”让村“两委”干部陷入了沉思,在义务工停止几十年的情况下,能不能把群众组织起来,多少有些担心。
2次会议凝聚了一群人
一次党员会坚定了信心。既然老党员出了“点子”,作为村级党组织,就尝试发动党员。说干就干,9月份红旗村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学习结束后,村“两委”把现实情况和杨泽伟的“点子”向与会党员介绍,老党员们纷纷表示理解和支持。正是这次党员会,坚定了村“两委”发动党员群众参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决心和信心。
红旗村召开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推进会议
一场群众会形成了共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有了党员的理解和支持,发动群众就容易多了。红旗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和部分老党员分头走访动员群众,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并组织召开群众会,大家形成一致意见:村委会负责协调使用修公路剩下的沙,再支持2吨水泥,使用洗衣池的群众人人出力,共同建设。思路不变原地转,思路一变天地宽,就这样,原本需要2万多的项目,现在只需要3000元就能建好。
30个工建成了一池一路
“这个洗衣池占地约10平方米,共有8个洗衣位,从主公路到洗衣池约20多米便道,我们25人用了一天多时间就完成了,差不多用了30多个工”村干部杨彩云介绍说。
红旗村民共同建设洗衣池
据悉,修建洗衣池的当天,附近群众各自带着十字镐、铁锹、翻斗车、扁担箩筐早早地来到了水库外,一起商议洗衣池如何修、修多大,便道从哪走、硬化好宽……达成一致意见后,便开始分工,谁负责砌池子、谁负责挖毛路、谁负责运材料、谁负责拌砂浆……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程序都有人负责,建设起来行动迅速,仅仅用了一天半就完成了全部工程。参加建设的20多名群众看着新的洗衣池,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红旗村民共同建设主公路至洗衣池便道
“自己的事自己定,自己的事自己办”,红旗村一个小小的洗衣池建设让群众实现了从“局外人”到“主人翁”、从“旁边看”到“抢着干”的转变,开启了群众共同缔造美好环境的新篇章。
为了让共同缔造的理念深入人心,确保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取得实效,让群众成为乡村振兴乡村建设的主角,在回龙乡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红旗村第一时间根据党员分布、自然村组划分了党小组,推选了党员中心户,商议制定了党员一户带动多户群众的帮带机制,为深入推进共同缔造活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下一步,红旗村党支部将以党员积分制为抓手,激发调动党员参与乡村发展、建设、治理的积极性,以乡党委统筹、村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全村群众参与的方式,全面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