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唐维德 报道:在鄂西北诗祖尹吉普故乡的房陵大山深处,有一支像大山一样默默无闻、日夜守护着山门、车门和站门的交警队伍,那就是房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一中队全体民警。是他们用无私、热血、丹心全力打造着房县“交通安全品牌”,他们的事迹就象“关爱生命,平安出行”一样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这是日前笔者在房县采访时的切身感受。
履职尽责保安全
近两年来,由12名民警,18名协警组成的房县交警一中队,肩负着房县城关、红塔、白鹤三个乡镇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在交警大队党总支和中队党支部的领导下,他们凭着无私奉献、诚挚敬业的精神,创造了交通秩序好、事故少、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2002年至2012年创下连续10年交通事故零死亡记录;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被县公安局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被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多次评为“先进中队”,为房县的经济繁荣和城区安定奠定了基础。该中队把所辖国道32公里、省道20公里、城区街道47公里分成13段,每个路段定人、定责、定指标,年年签订25条硬指标为内容的管段责任状。几年来,房县交警一中队对所辖交通安全实行诱导与整顿相结合,先后开展了百余次专项整顿活动,对乡村推行管段民警与“队所联勤”工作方略,死盯客车违章、预防打击车匪路霸和实施城市畅通工程为主线,张贴了解余幅安全标语,设置了100多处安全护防设施,提醒人们注意行车安全。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实行等级化考核,该中队实现了连续10年辖区无车匪路霸、无重大交通事故的目标。
克难攻坚保畅通
房县交警一中队把“三创”即创建文明交通示范路、创文明交通示范学校、创文明交通社区作为预防交通事故的切入点。目前已建立6条公路、14所安全学校、2个安全社区。同时,为使“带文明上路、携安全回家”得到进一步落实,该中队还组织了万人签字仪式,去年以来,又开展了“三护”行动,即护学岗、护车队、护路网,确保了辖区学生、过往旅客及司乘人员的人身安全。据统计,开展“三护”活动以来,该中队共纠违15200余起,解决疑难247起,无一例交通事故因“三护”不力而造成。针对历年的春运、五·一、十·一是车辆、旅客运行的高峰,也是交通事故高发期的实情,该中队认识到只有严把“三关”才是有效控制和预防交通事故的关键。因此,在春运期间,该中队要求辖区的41800台车辆和45710名驾驶员一律做到“三个必须”,即车辆八大部件必须合格,驾驶员安全行驶必须在10万公里以上、驾龄必须达3年以上。同时,坚持昼夜严查站门、车门、山门的违法行为,在清明节、五一、中秋节、十一节日期间,交警与运输车辆驾驶员签订交通安全责任状,严查病车、超员等各种违法行为。据统计,近5年来,辖区驾驶员和过境驾驶员在房县境内无一次因检查不力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温馨架设警民桥
众所周知,交通事故是人、车、路、环境四大因素所造成的,其中,人是主要因素,被管理者驾驶员与管理者交警在预防交通事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早在5年前,房县交警把209国道、305省道的房县21公里的房陵大道列为“严管街”,首次实行了人车分流。穿越公路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这在当时对于山区群众来说是一个新鲜事。该中队交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无论是天晴下雨、酷暑寒冬,都坚守岗位,文明纠违,一个军礼相见,亲切的话语说服,使违章者由自愧、心服到理解、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几年来,乡村管段民警和城区执勤民警,在道路旁、检查点、过境地先后设“便民点”和“便民岗亭”50多个,每当车辆经过时,交警们决会送上一杯热水和一句关切的问候,使来往司乘人员处处感到亲切和温暖,使司乘人员和人民群众理解了交警的工作,形成了行车有序、走路守规的良好交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