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店镇:坚持共同缔造理念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今日房县网-- 房县门户
  • 新闻热线:0719-3231616

军店镇:坚持共同缔造理念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22日

今日房县网讯 通讯员 付饶  张强 报道:军店镇距县城11公里,是房县西部的交通枢纽和通往“两竹”(竹山县、竹溪县)、渝陕的交通要道。全镇版图面积160.8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居)、193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9748人,常住人口4.8万余人。军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千里房县“四大古镇”之一,境内拥有“中国传统村落”下店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显圣殿。先后入选“全国重点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被授予湖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记一等功集体、省级“卫生乡镇”,中村获评“湖北省百佳村委会”,军店街社区、中村、军马村荣获“十堰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近年来,军店镇围绕“五治”融合,坚持“共同缔造”理念,着力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有效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政治“铸魂”,汇聚基层治理合力

锻造“红色堡垒”。推行“党建+治理”工作模式,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党支部“主心骨”作用、村“两委”成员“主力军”作用、党员中心户“连心桥”作用,形成“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治理格局。坚持每月评选1个社会治理“红旗村”,开展“无信访村”、“无信访组”、“无信访户”创建活动,打造“一核多元”基层治理共同体,变基层治理“单兵作战”为“集团作战”。今年以来,全镇信访发生率同比下降60%,9个村实现“零上访”。

建强“红色阵地”。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大力推乡镇社会治理中心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建立村级矛盾纠纷调解室,做优群众矛盾纠纷、信访诉求、投诉举报“一站式”服务,完善镇村两级调解网络机制,有效排查化解初信初访类信访纠纷,将社会治理中心打造成为风险防范“指挥部”、信息收集“综合体”、社会矛盾“减压阀”。

织密“红色网格”。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全镇13个行政村划分为197个微网格,统筹36名党员楼栋长、120名下沉“报到”党员干部、521名人民调解员参与基层治理,建立网格包联组织体系,常态化开展政策法规宣传、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隐患排查、社会治安联防、重点人员帮教、便民事项代办,全面筑牢“红色网格”,画好共治“同心圆”,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红色网格员”共调解纠纷62起,开展入户宣传3800余人次。

二、自治“凝心”,激发基层治理动力

共绘“一张图”,村规民约村民立。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根据各村实际,围绕基层治理工作重点,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会议,修订完善13个行政村的村规民约,并通过公开栏、微信群、大喇叭等方式全方位进行宣传,提升知晓度和权威性,促使村民自立规矩、自我教育,确保村民自治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共下“一盘棋”,村内事务村民定。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积极搭建协商议事平台,通过户院会、党群议事长廊、便民微信群等载体,完善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护机制,充分拓宽群众议事渠道,打造“微协商”平台,做到大事共议、要事共商,确保“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今年以来,全镇共召开户院会120余场次,覆盖村民2.6万余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6起。

共唱“一台戏”,村级发展村民管。发挥基层党组织牵头抓总作用,动员“两代表一委员”、农村“五老”人员组成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全面参与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做到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全面施行“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严格落实“三务”公开制度,规范运行村务监督委员会,着力打造清廉村居。

三、法治“护航”,增强社会治理定力

深化普法宣传,扩大法治覆盖面。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主题普法活动,通过广播、微信群、电子屏、座谈会、文艺节目等形式,采取普法月集中学法、逢会讲法、典型事例说法、新媒体普法等方式,做到普法教育常态化,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扎实开展养老诈骗、电信诈骗专项治理,持续推动法律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辖区常住居民反诈APP注册率达60%,群众法治观念和意识显著增强。聚焦预防和降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打造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选聘法治副校长12名,建立“扫黄打非”联络站13个、“护苗工作站”6个,不断强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能力。

优化法律服务,织密法治保障网。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定期组织法律顾问下沉联系村,为村级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咨询意见及合法性把关,参与法治援助30余次、提供法律咨询120余人次,及时满足了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树牢“司法为民”理念,以基层法庭、司法所、派出所为主体,建立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积极保障残疾人、老年人、青少年、妇女等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开展审判不赡养老人案件公开审判4件,参与调处邻里、土地、家庭、婚姻等矛盾纠纷16件。

强化联防联控,筑牢法治压舱石。全面落实“一村一辅警”制度,发展民间义警80余名,按照月月有活动的要求,常态化开展护学、防溺水、文明创建、夜间巡逻等平安建设志愿服务活动,有效解决治安突出问题,补齐公共安全防控短板。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平安建设“五个专项行动”,积极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今年以来,全镇无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民转刑案件、无重大群体性上访案件、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四、德治“润心”,厚植基层治理活力

坚持以评立德。突出道德引领和示范带动,采取自下而上、村民投票、小组共评的方式,广泛开展“五美五差”评选活动,组织选树“军店好人”“道德模范”等身边榜样,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通过设立道德红黑榜,带动群众弘扬传统美德,推动形成崇德向善、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文明风尚。截至目前,全镇选树典型模范54人,8个村被授予“市级文明村”。

坚持以文养德。依托1个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3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67支志愿服务队,招募志愿服务者5700余人,常年开展各类志愿活动600余场次。制定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对于积分排名靠前的志愿者给予物资和精神鼓励,并优先考虑发展入党,吸引群众主动参与志愿服务,通过亮积分、晒成绩、树先进,激发群众向善向上内生动力。

坚持以教树德。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和良好家风家训,持之以恒开展移风易俗,潜移默化引导村民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自觉规范日常行为。利用户院会、百姓大讲堂、乡村大喇叭,深入开展“四德”宣讲活动,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百姓名嘴现身讲、最美人物示范讲、文艺表演生动讲,切实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

智治“壮骨”,提升基层治理效力

推广“雪亮工程”,当好“守护神”。加快推进平安智慧乡村建设步伐,在辖区公共区域安装监控探头个,在农村地区推广“微视频”  户,积极推进群防群治,实现镇村主要干道、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对交通秩序、河道水位、地灾监测点等多方面实时监控预警,确保突发事件能防、重点人员能管,打造“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全网智能”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

搭建“线上平台”,当好“云管家”。以村庄、楼栋为单位,全覆盖建立“便民微信群”,实时发布通知、通告、工作信息,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鼓励群众把小情大事摆出来“议一议”、把新风好事拿出来“亮一亮”、把困惑难事讲出来“帮一帮”。建强“线上网格员队伍”,及时采集上报社情民意、问题隐患,妥善处理问题诉求,实现“社会动态全掌握、公共服务无遗漏、社会管理无缝隙”。今年以来,通过线上渠道,办理各类“微服务”事项260余件,推动一批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推进“一网通办”,当好“服务员”。依托政府网站,开设政务公开专栏,及时主动发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促进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做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过“房州古镇”微信公众号不定期发布全镇重点工作动态,让便民服务项目“一键直达”,切实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房县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房县融媒、今日房县”、“来源:今日房县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房县融媒体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今日房县)”XXX(非房县融媒体中心)”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
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719-3231616

主办:中共房县县委 房县人民政府 承办:房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17 编辑部:0719-3231616 投稿邮箱:fxxwzx@163.com 鄂ICP备10202578号 鄂公网安备42032502000105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房县微信公众号、今日房县报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