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光耀
2019年8月1日,骄阳似火,对于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根据省发改委党组决定,我被派驻到十堰市房县军店镇中村村参加驻村扶贫工作。
受命扶贫,接受基层锻炼
我与房县之前并无渊源,在我的概念里那只是千里之外的地方,遥远而陌生的他乡。然而我知道,省发改委早在1994年就与房县结下了对口帮扶的不解“姻缘”,20多年不间断派出一届又一届工作队,扎根房县,扶贫济困。如今,选派我在脱贫攻坚收官的前一年来到这里,就是让我沿着前人之路继续向前开拓,奋力跑好精准扶贫“最后一棒”。
受命伊始,激动并忐忑着。作为一位在省直部门工作了十余年的“老机关”,能够深入一线工作,直接服务基层人民群众,是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义务,也是增长才干、提高能力、接受锻炼的机会,如此看来,新任务光荣而令人期待;可是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基层情况特殊复杂,我的机关工作经验虽多,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却是一片空白,再加上生活条件又比较艰苦,这样一想,新岗位艰巨又充满挑战。
“到中村了”,董强队长一句话将我的思绪带了回来。我们这位工作队长是部队政工领导出身,正团职干部转业,身材匀称结实,目光坚毅有神,一打眼就给人一种精力充沛、值得信赖的感觉。他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在农村长大,农村生活经历丰富,在部队又积累了多年的群众工作经验,虽然只来了半年多,但对村里各项情况都已十分熟悉,并且用勤勉务实、能干敢干、真情实意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跟着这样的领导,怎能让人不充满信心和干劲呢?
走村入户,涵养人民情怀
入户走访是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的“连心桥”,我每个月都会带上“小红本”到包保户家走访,给他们讲精准扶贫新政策,聊聊近期的社会正面新闻,引导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听他们谈近况,谈感受,一一记下他们的困难、建议和诉求,尽全力想办法处理解决。每逢重要节日,我与其他工作队员一道上门送去慰问,就如同对自己的亲人一样。通过一次次心贴心的交流,冷淡转为热情,陌生变成熟悉,我与包保户成了关系融洽、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记得一次走访结束前,包保户尤师傅拉着我的手,几次欲言又止,最后怯怯地说想养一些鸡,但最近资金紧张。我当即向董强队长报告,董队长统筹考虑后,决定从驻村工作经费中列支资金,专门为一批有意愿养鸡的贫困户购买发放了700多只鸡苗。尤师傅的心愿实现了,感谢话对我说个不停,惠及到的其他贫困户也对工作队称赞有加。其实,群众是最朴实的,你真正关心帮助他们,哪怕只是一些小事,他们也会一直记得你的好。归结起来说,只要心中装着人民,就会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牢记使命,为民排忧解难。一个周末的午休时间,我被一阵手机铃声惊醒,电话里传来包保户杨师傅焦急的声音:“渠里的水漫出来把我的牛棚冲塌了……”我赶忙一骨碌爬起来,脑子里飞快思考解决办法。杨师傅的儿子在外打工,家里只有自己一人,多年来一直靠养牛为生,养的8头牛都在那土木结构的旧牛棚里,牛就是他的命根子啊,棚子塌了可怎么办?得知牛并没有伤亡后,我稍微松了一口气,马上给村委会同志打电话告知情况,并请他帮忙联系镇里有关负责同志,一同去现场查看。我先赶到现场,看到杨师傅无助的样子倍感心酸,努力安慰他情绪。镇、村干部赶来后,我详细介绍了杨师傅的家庭情况和实际困难,并提出盖新牛棚不能耽搁,应当立即解决。镇、村干部都一致认同。大家共同给新牛棚选址,并商定立即协调附近人家寄养牛只,由村里帮忙联系找人盖牛棚,镇上抓紧按程序办理给予一定政府补偿。看着杨师傅脸上的表情渐渐舒展,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份信任和辛劳真的充满价值,令人享受!而我的基层工作能力,也在一次次为群众解决困难的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像这样为民服务的事例还有很多,几年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中村村村有产业、户有项目、人有事做,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点滴经历,汇聚人生财富
离家日久,心怀一丝歉疚。房县距离武汉较远,来回时间长,为了避免把时间浪费在来回交通上,多为驻村工作留出些时间,我们工作队实行按月休假,一个月才能回去一次。家里女儿小,正是渴求父亲陪伴的年龄,每当视频时都会忽闪着大眼睛充满期待地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陪我玩?”而我经常是千篇一律地说:“爸爸过两天就回去。”妻子也时不常地催促:“家里有事还等你回来办呢。”我也只能一笑而过。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但每当我想家的时候,耳畔总会响起委党组书记、主任程用文对我们说的话:“你们很辛苦,不能像在机关一样天天回去陪家里人,但村里也是你们的另一个家,农民群众也是你们的亲人”一想到暂时舍小家是为了更好顾大家,我心里的歉疚感便慢慢释怀了。
_x0007__x0007__x0007__x0007__x0007__x0007__x0007_点点滴滴,铭刻人生记忆。转眼来中村扶贫已经一年多了,千里房县,诗酒远方,这里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乡亲们也把我当作他们的家人,这是一年前的我未曾料想的。而在我脑海中,更是留下一幅幅难以磨灭的画面:春晖暖阳,水稻插秧,穿着长筒胶靴在田里笨拙地学样;盛夏时节,菜豆搭架,挥洒着汗水感受劳动的快乐;秋风习习,玉米丰收,在月光下与大家有说有笑地撕玉米叶;凛冬将至,樱花栽种,添上一锹锹土等待来年的绽放。浓浓的乡情,满满的记忆,驻村扶贫这段经历是一笔宝贵财富,将伴我一生、享用不尽。而我也将继续带着责任和感情,全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与其他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共同践行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用青春和汗水在大时代的画卷上写下自己的一笔。
(作者系省发改委驻军店镇中村村驻村扶贫干部)